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1054 |
颗粒名称: | 三、丧权辱国的外交生涯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3 |
页码: | 336-338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清廷采取压曾扬李分而治之的策略,长期浮沉宦海的曾国藩,鉴于“自古握兵而兼窃权利者无一不凶于国而害于家”的惨痛教训,采取裁湘留淮之策,消除清廷疑忌。湘军既裁,清廷新患刚去,捻军声势又起,清廷只能仰仗淮军,这样淮军便有了向江北发展并急剧扩大之机。李鸿章从此掌握了清廷的军政大权,一路扶摇,青云直上。李鸿章在直隶总督位上达25年,同时兼任大学士,后来又加太子太傅衔。就是在这种勉为其难的政局中, 李鸿章开始了他艰难的外交生涯。李鸿章服官长达半个世纪,他倡导改革,已为国家尽其所能。8月,在华盛顿会晤克利夫兰总统,9月乘船自温哥华回国。 |
关键词: | 李鸿章 丧权辱国 外交生涯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