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年戎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053
颗粒名称: 二、青年戎马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334-336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鸿章的学问与德业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李鸿章在安徽带兵打仗期间,“遭众忌,无所就,乃弃去”。自此,李鸿章从一个潦倒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在他的宦海生涯中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曾国藩称誉李鸿章为“伟器”,李鸿章敬佩其师如“神圣”,曾国藩希望借助李鸿章以图“大业”,李鸿章希望依靠曾国藩以立功名,二人一拍即合。纪律的约束,道德的说教,使李鸿章受益不尽,从而养成了“每日起居饮食均有常度”的习惯,并获得了不少“学问经济有益实用”②的东西。由此可见,曾氏对鸿章有知遇教诲之恩,鸿章对其师心悦诚服。
关键词: 李鸿章 青年戎马 李氏望族

内容

道光三十年(1850),李鸿章在翰林院教习三年期满,教馆考试成绩优良得以“留馆”,充任翰林院的“编修”,官正七品。在此期间,李鸿章的学问与德业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咸丰二年, 李鸿章在翰林院应翰詹大考,列为二等,得蒙皇帝的文绮之赏, 这本是翰林升官的良好开始,无奈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全国范围的反清狂飚,使李鸿章不能从容他的京官闲职了。咸丰三年 (1853)正月,李鸿章同侍郎吕贤基办理团练,走上了他扼杀太平天国和剿捻的血腥之路。从此,开始了他的“宛转随人盖九年”①的坎坷历程,《李文忠公全集》的卷前附有清史馆所撰的李鸿章传,摘叙如下:“咸丰三年(1853)正月,命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理团练。 五月,御贼于和州之裕溪口,叙功赏六品顶戴。四年(1854),分攻含山,克之,赏加知府衔,赏换花翎。五年五月,丁父忧,仍留营。十月,从克庐州府,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六年(1856), 从克无为州,赏加按察使衔。七年,以迭次剿匪岀力,奉旨交军机处记名,遇有道员缺,请旨简放。八年,侍郎曾国藩驻师江西,留襄营务。”李鸿章在安徽带兵打仗期间,“遭众忌,无所就,乃弃去”。他对福济的政策不满,落落寡欢,便怀着悲凉心情弃福济而去,到了曾国藩的门下。自此,李鸿章从一个潦倒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在他的宦海生涯中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李鸿章所以能入邀曾氏门下,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才气过人,早有师生之谊,另外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从中牵线搭桥,在李与曾之间起了沟通感情增进了解的作用。曾国藩称誉李鸿章为“伟器”,李鸿章敬佩其师如“神圣”,曾国藩希望借助李鸿章以图“大业”,李鸿章希望依靠曾国藩以立功名,二人一拍即合。李鸿章初入曾氏门下,曾国藩深知李鸿章“才气不羁, 故欲折之就范也”①,曾对李鸿章精心训导,尽力雕琢,陶冶其志气,培养其才能。曾国藩日常生活起居颇有规律,每日早起査营, 黎明请幕僚一起吃饭。鸿章落拓不羁,贪睡不起,一日,鸿章谎称头疼,卧床不起,曾国藩知他偷懒装病,大动肝火,派人接二连三催鸿章起床吃饭,说“必待幕人李到乃食”。鸿章披衣踉跄而往, 曾国藩在吃饭时一言不发,饭后却严肃地教训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说完拂袖而去,鸿章 “为之悚然”。纪律的约束,道德的说教,使李鸿章受益不尽,从而养成了“每日起居饮食均有常度”的习惯,并获得了不少“学问经济有益实用”②的东西。所以,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作联挽之说: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添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由此可见,曾氏对鸿章有知遇教诲之恩,鸿章对其师心悦诚服。
  李鸿章以儒生而起家军旅,师从曾国藩,见识日长,军旅经验也收益很大。李鸿章自此便在曾府等待时机,以期有朝一日能独掌一方军权,自树一帜。
  1860年,李秀成破清朝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事业复兴, 沿海诸省陷于恐慌之中,上海局势岌岌可危,李鸿章受命于安徽大批募兵.编成淮军,驰援上海,成为湘淮代兴的变化契机。
  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收有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十月间写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曾国藩欲让其弟统帅湘军东援上海,而曾国荃则以为攻下南京乃是平定太平天国的首功,不愿去上海,复书拒绝乃兄之邀。由于曾国荃的一念之差,致使李鸿章统率淮军,有机会崛起政坛。湘淮代兴,其变化契机,只在一念之间,历史的变化有时很微妙。
  李鸿章以儒生起家军旅,以曾氏幕僚建立封疆大业,开军府于上海,建立了军功封侯的事业基础。平捻大功,使他成为曾国藩的衣钵传人。正如梁启超所说:“鸿章之用兵也,谋定而后动, 料敌如神,故在军中十五年,未为有所挫,虽曰幸运,亦岂不以人事耶?盖其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韧不拔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无一不自国藩得之。”

附注

①《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36页。 ①② 《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卷1第12页。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