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世良相李德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030
颗粒名称: 3.万世良相李德裕
分类号: K820
页数: 14
页码: 293-306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吉甫有二子,长子李德修,官至州刺史,次子即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饶,幼年苦心治学,尤精《汉书》、《春秋》,但不愿应科举。贞元八年至二十一年,其父李吉甫在明州、忠州、郴州为官时,李德裕随侍左右。李吉甫元和二年初任相,20岁的李德裕初求仕。其父相宪宗近5 年,宪宗有为,依为肱股,李德裕相武宗又5年,武宗又是唐后期再度奋发的一位帝王,所以被后人称为“万古之良相”。会昌六年三月,武宗卒,宣宗即位,四月因党争李德裕罢相,时年60 岁。李德裕罢相后一贬再贬,63岁的李德裕于崖州贬所与世长辞。其一生的政绩始终为人所怀念。天德军使田牟请求借沙陀兵等少数部族军队将其击溃,皇帝下百官议论,多数赞成田牟意见。
关键词: 李德裕 万世良相 李氏望族

内容

李吉甫有二子,长子李德修,官至州刺史,次子即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饶,幼年苦心治学,尤精《汉书》、《春秋》,但不愿应科举。贞元八年(792)至二十一年,其父李吉甫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忠州(今四川忠县)、郴州(今湖南郴州市)为官时,李德裕随侍左右。李吉甫元和二年(807)初任相,20岁的李德裕初求仕。李德裕一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20岁到34岁在诸府中做幕府,35岁时从河东节度使掌书记任上入朝任监察御史,由于朋党之争,直至54岁以前的近20年中,李德裕几度入朝为官,但都在朝不久即被外放,在朝任过穆宗时期的翰林学士 7年,任过文宗时期的兵部尚书年余,还在大和六年(832)入相4个月,后外任三镇,其中在浙西前后10余年,在剑南西川为官年余,51 岁岀镇淮南,54岁自淮南复位,一如其父之途。其父相宪宗近5 年,宪宗有为,依为肱股,李德裕相武宗又5年,武宗又是唐后期再度奋发的一位帝王,所以被后人称为“万古之良相”。会昌六年 (846)三月,武宗卒,宣宗即位,四月因党争李德裕罢相,时年60 岁。李德裕罢相后一贬再贬,63岁的李德裕于崖州贬所与世长辞。其一生的政绩始终为人所怀念。
  ⑴辅武宗,破虏讨叛。
  唐代与回纥族一直保持着忽战忽和的关系,武宗即位时,回纥族又出了麻烦。回纥祖先在汉代称丁零。公元8世纪在色楞格河流域强大起来。安史之乱时期,唐政府曾邀请回纥助唐平叛,安史之乱后,回纥自恃有功,要求唐政府每年奉送两万匹绢, 强迫唐政府与之进行不等价的绢马交易。文宗大和年间,国库空虚,多年还不清马价,唐与回纥矛盾越来越大。
  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回纥内乱,居住在准噶尔盆地的铁勒族的一支黠戛斯人东进,将回纥族分散在西北各地,各支回纥对唐政府分别采取了和、战两种态度,唐政府上下对和者也持有受降与击溃两种态度,对战者也持固守与出击两种态度。作为宰相的李德裕采取了降者受之、侵者击之、剿抚并举、分化瓦解的政策。公元840年,回纥的一支在温没斯率领下投奔到唐天德军塞下,不久,回纥首领乌介可汗率领大军并奉大和公主南下, 于842年二月入天德军边塞,遣使求助兵粮,以图恢复本国。天德军戍兵寡弱,无能力与之较量。天德军使田牟请求借沙陀兵等少数部族军队将其击溃,皇帝下百官议论,多数赞成田牟意见。李德裕认为:在国家危难之际,回纥曾立大功,今回纥破家来求助。击之不义;少数部族见利则进,遇敌则散,不可靠;天德军势单力薄,也不足以击溃回纥兵,不如资之以粮,示之仁义,以观其变。皇帝批准了李德裕的建议,借米3万石。回纥内部也果然瓦解,宰相温没斯杀了另一个宰相赤心,投降了唐朝,赤心部崩溃。但乌介可汗却提岀了借兵复故地的无理要求,皇帝不允许,他们竟悍然越过边境把头峰(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南入大同川,掠牛马数以万计,直逼云州(今山西大同)城。此时朝廷议论纷纷,牛僧孺等主张固守,李德裕主张岀击,并提出三项策略:其一,把头峰北便是沙磧,适应用骑兵,不可用步兵。其二,乌介可汗所恃者是大和公主,令勇将夺得公主,乌介必败。其三,天德军势单,调许、蔡、汴、渭等六镇之兵,驰援天德军,任命太原节度使刘沔为回纥南面招讨使,张仲武为东面招讨使,李思忠为西面招讨使, 各路大军会师太原,讨伐乌介可汗。会昌三年(843)初,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率3000骑兵为前锋,刘沔殿后,石雄控地道攻入乌介可汗的指挥所,各路大军猛攻,在东胡山大败回纥军,俘虏2万人。乌介可汗中箭逃走。
  唐朝击溃回纥,解除了北方的边患,保证了北方安定,也壮大了唐朝声威,为大势已去的唐帝国注了一针兴奋剂。
  外患刚平定,内乱又起,昭义镇又发动了叛乱。
  昭义镇辖泽(山西晋城〉、潞(山西潞城)、邢(河北邢台)、洺(河北永年)、磁(河北磁县)5州31县,节度使驻潞州,为邻近两京的战略要地。唐文宗时,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表斥责宦官仇士良。文宗去世,仇士良拥立唐武宗,刘从谏愤恨,欲割据。会昌三年(843)刘从谏病故,其侄刘稹秘不发丧,打算自为兵马留后,上表请授节钺,图谋袭节度使。泽潞属内地,为防内变,自安史之乱后,泽潞一带一直派儒臣治理,德宗时,始在此建昭义军,李抱真为第一任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忠心不二,其死后,子李缄匿丧不发,欲任父位,德宗也未准许,另委他人为节度使。敬宗时,泽潞节度使刘悟死,因敬宗怠于政事,以符节交付其子刘从谏任节度使。文宗时,刘从谏又与李训、郑注结交深厚,非良臣,今其侄又要揽兵权,故朝廷哗然。但对藩镇之乱心有余悸的大臣们大都主张姑息妥协,李德裕等人坚决主张用兵,武宗皇帝也想振国威,对大臣说:“有沮吾军议者,先诛之!”①并下诏削夺刘从谏、 刘稹官爵。自穆宗以来,诸藩镇全面反叛,朝廷号令难以左右不法节度使,此时对泽潞用兵,绝非易事。宰相李绅、李让夷担心师出不利,于是李德裕先上奏说:“如出师无功,臣请自当罪戾,请不累李绅、李让夷等。”②为取胜,李德裕又采取了两个措施。其一,动员河朔三镇出兵。成德、魏博、卢龙是安史之乱以来实力最强的三藩镇,称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兵强势众,泽潞节度使也最怕三镇出兵,但穆宗征讨河朔三镇失败以来,在河朔三镇中子袭父职也成传统,今讨刘稹不法,必遭三镇之忌。于是武宗接受李德裕建议,让御史中丞带谕旨出使三镇,宣布“三镇嗣袭,尼成故事”,望三镇“勿为子孙之谋,欲存辅车之势”③。三镇节度使见无后顾之忧,又对其世袭制给予合法承认,于是出兵。其二,前几任皇帝对藩镇用兵,之所以常败,主要是各节度使想利用战争发财。一方面故意逗留,要求国家支付军饷,另一方面又大肆劫掠县乡,更有甚者,与叛军相勾结,取一县一栅即报功领赏,两方分赃。李德裕先撤换了行动迟缓的晋绛节度使李彦佐,又命令诸军只攻取州府,勿攻县邑,禁止焚烧庐舍,挖坟掘墓,侵扰百姓。李德裕的两项措施果然有效,成德军节度使王元达、魏博镇节度使何弘敬出兵猛攻邢、洺、磁三州,三州刺史抵挡不住大军攻击, 开城投降。三州投降的消息传到泽、潞二州,叛军离心,刘稹的亲信、潞州大将郭谊杀刘稹,开城降朝廷,历时13个月的昭义之乱,彻底平定,收复了 5州31县。与此同时,在李德裕辅佐下,又于同年平定了太原都将杨弁的叛乱。
  自武宗于开成五年八月即位以来至会昌四年八月,计五年时间内败回纥,平泽潞之叛和太原之叛,使国威一度再振,李德裕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史载,“其筹度机宜,选用将帅,军中书诏,奏起云合,起草指蹤,皆独决于德裕,诸相无预焉。”①武宗以其有没世之功,策拜太尉,晋封卫国公。
  (2)除奸禁佛。
  安史之乱后,宦官李辅国参与拥立肃宗称帝,李辅国得宠信,权重倾天,逼死皇帝,杀死皇后,自此宦官专权。皇帝废立之权操在宦官手中,宦官干政,宦官任监军操军权,无恶不作,成为朝野切齿共愤的奸贼,正直的朝臣们无一不想得而诛之,有为的皇帝们也不想被宦官所左右。
  仇士良是拥立武宗的大宦官,他拥立武宗也是想使皇帝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武宗李炎是穆宗皇帝的第五子,敬宗、文宗的弟弟,文宗死,本轮不到李炎为帝,但李炎为王子,“沈毅有断,喜愠不形于色”②,其有为的面目未被宦官识破,从而抬上皇帝宝座。李炎为王子时与文宗友善,文宗即受制于大宦官仇士良, 心情忧郁,李炎就埋下了除掉宦官的火种。李德裕本是正直大臣,对宦官更深恶痛绝,当宰相后,上书武宗,总结了德宗以来中央与藩镇作战失败的原因有三:一是宦官军权太大,战时诏令由宦官代表朝廷直接发到前线,宰相不能参与决策。二是宦官监军,随意指挥,束缚了将帅的手脚,使军队不能灵活作战。三是每军都有宦官作监使,他们选军中强壮的士兵作为牙队(卫队〉,让老弱士兵出阵作战。开战后,监军率牙队在远处观战,见势不妙, 便策马先逃,阵上士兵随之溃退。武宗接受李德裕建议,诏令监军不准干预军政,减少牙队人数,平藩与败回纥之胜利,与此有关。
  战回纥胜利,使宦官狐疑。在这时,武宗与李德裕合谋减宦官权力,并准备向宦官头子仇士良开刀。会昌二年(842)四月,武宗将起草诏书之权从大宦官手中夺回,交给中书省。仇士良恼怒,声言要率禁军兴乱示威,受到了武宗斥责。会昌三年(843), 仇士良不得不辞职退休,不久死去,一年后,武宗下诏,追削其官爵,籍没其家产,使宦官的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唐中后期以来,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出纳王命,控制禁军,掌握国家机密,取代了中书省的权力,李德裕为相,将此权渐夺回。会昌四年 (844),武宗不与枢密院商量即下诏书,任命崔铉为宰相,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知势不可为,尽管许多老宦官劝他们争回权力, 但他们二人不敢再争,只得忍气吞声。
  唐中后期的皇帝们面对着江河日下的局面,宠术士,以求长生不老,佞佛教,以寄托于佛法。代宗时引高僧入宫廷,遇外族入侵,即让和尚诵经,侥幸取胜,便大加赏赐。宪宗时又发生了迎佛骨供养之事。唐代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佛塔一座,内藏释迦文佛指骨一节,法门寺30年开一次塔,佛教徒们传说,开塔之年,必然人和年丰。元和十四年(819),正逢开塔之期,宪宗派人将佛骨迎入宫中供养3天,来长安日,动员大量人力物力,韩愈曾因此事上书《论佛骨表》,指责此事,宪宗反将其从刑部侍郎任上贬至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皇帝们还经常向寺院施舍,穆宗在去咸阳途中一次施舍僧钱达百万之巨,上行下效,皇帝佞佛,官员施舍成风,民人度为僧者也日趋增加。民人为僧,减少了劳动力,施舍僧人,耗费了国家资财,李德裕等正直的官员对此深恶痛绝。敬宗时徐州节度使王智兴在泗州置僧坛,纳钱二缗即度人为僧,从中取利,李德裕时在浙西,上书指责,要求禁止,敬宗批准。
  会昌二年(842)三月,李德裕禁止置童子沙弥。十月,又下令,凡僧人擅自娶妻者,责其还俗,当时还俗者达2000余人。接着,武宗又下诏,限定寺院奴婢人数。会昌三年四月,拆除了部分小寺院。经过一番准备,于会昌五年(845)三月,武宗根据宰相奏疏,发布了灭佛诏书,对全国寺院财产进行调査登记。五月,勒令 50岁以下僧民一律还俗,规定上州每州只留一所佛寺,下州佛寺全部拆除。长安、洛阳也只留两所佛寺,每寺留30人。会昌五年底,全国僧人还俗者20余万人,解放奴婢15万人,没收土地数十万顷,收缴铜像、钟磬若干。
  (3) 移风易俗。
  李德裕刚至浙西任观察使时,该地方颇愚昧:信奉巫祝鬼神。家中只要有得疾病者,不管他是父母还是兄弟,家中人便舍弃他,举家迁移。李德裕到任,选择乡间有见识的长者,以孝慈伦理道德教谕,使他们欣然接受了一家患难相济的道理。然后又互相宣传,使大家遵守此道。对不守此道者,绳之以法。同时又毁掉各种淫祠千余所,让大家患难相恤,安居乐业,从而改变了浙西风俗,得到朝廷褒扬。
  浙西辖区内的亳州寺院僧人诈言某水能治病,是“圣水”,一传十,十传百,南方之人,十户左右雇一人取圣水,一天之中,仅两浙福建过江取水者就达50余人,多有带病取水死于路者。同时当地人又高价卖水,一斗水值价三贯,运水路上,许多人换成他水沿路卖出,互相欺诈,既害人又坏风俗。李德裕派人在各路口堵截,并说:过去就有传言说吴有圣水,宋有圣火,但事实上是谣言惑众。他上书经皇帝批准后,将井堵塞,绝其妄源。在蜀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他发现蜀人多卖女为人妾,于是下令禁止,他的下属有僧人私房若干,他全部毁其房,归之于农。
  (4) 忠诚正直。
  李德裕居官忠于职守,又敢于直言上谏。
  穆宗不晓政务,其亲戚常与宦官、权臣来往,泄露机密,时为翰林学士的李德裕上书谏诤,要求皇帝下令,禁止驸马到宰相及要官私第。
  李德裕在浙西,敬宗即位之初,下诏书令浙西进贡20个银制的粧具,李德裕上书说:“浙西连年旱灾,物力不全,浙西虽富饶,但李锜、薛平在任,收盐铁榷酒之税过重,宪宗时已下令停榷酤,现已入不敷出,若进粧具二十件,计用银二万三千两,金一百三十两,而此物非土产,虽努力营造,也恐达不到要求,因此臣奏明圣上,害怕有负圣恩,又怕这分外要求,又有违慈俭之德。故请皇上下令宰臣再议。”皇帝准其奏后,又下诏书令其上贡盘条缭1000匹,李德裕又上书进古今俭约之道,委婉谢绝。
  敬宗皇帝荒于政务,亲近小人,远贤人,朝野忧虑,李德裕在浙江献箴言,号曰“丹扆箴”六首,劝皇帝要按时早朝,要穿戴合制,不要聚敛求珍宝,要听劝纳忠言,要用贤人远小人,不要举止轻浮,嬉戏玩耍过度。六首箴言,既婉约又明直。对荒淫无度的皇帝敢于直言相劝,敢于阻止其聚敛,这在封建官员中确也难能可贵。
  皇帝们总爱长生不老,求术士,炼仙丹,最后适得其反,不但长生之术求不到,反而被仙丹毒死,或过于淫荡而丧命。对此李德裕总是对皇帝耐心劝解。敬宗派人到浙西请隐士高人,李德裕上书讲轩辕皇帝广成子、孔子论长寿之道,说轩辕皇帝广成子的长寿之道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必自清,无劳子形,无摇子精,乃可长生。”①说孔子的长寿之道是:“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希望敬宗修轩辕持帝之术,“不求饵药之功”。②敬宗未处置李德裕,也不听劝,仍一意孤行,不久即被宦官害死。
  李德裕为官尽职责,在去蜀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正碰上蛮族剽掠之后,民不聊生,他修缮关防隘口,加强防务,又派人到南诏,将4000多名被俘的工匠领回成都。在蜀,“西拒吐蕃,南平蛮、蟹,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疙瘠之民,粗以完复。”①在浙西移风易俗,为民请命,拒交聚欽之财富,政绩卓著,虽有朋党排挤,但仍为时人看重,故文帝时即曾入朝为相。初入相,即对朝制改革,倡导破除朋党,选贤举能,“用中立无私者”②,但为相不久即被挤出朝廷。再度为相,武宗信赖,君臣合力,击败回纥, 平定藩镇叛乱,禁止佛教泛滥,限制宦官专权,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5)文才冠世。
  李德裕未应科考,无进士出身,但却重真才实学,主张对科举制度实行改革,在为相期间对科举考试作了四项改革。第一, 反对进士只考试诗赋,只讲究浮华的词藻,主张应考经义策问, 讲究实际的行政才能。第二,反对当时盛行的进士及第后大宴曲江池、门生拜座主的习惯,认为这只能助长奢侈和朋党的不良风气。第三,简化录取名单的批准手续。唐玄宗以后科举考试,礼部阅卷初定名单,依次向宰相府呈报,请求过目,环节越多,弊端越多,李德裕取消了名单奏请宰相过目这一手续。第四,取消进士限额,主张“奖拔孤寒”。正因为他主张要录取有真才实学的寒士,所以当其贬官南下崖州时,有人赋诗道:“八百孤寒齐下泪, 一时南望李崖州。”③李德裕在文学上非常讲究认真治学。未任职前他曾在东都洛阳伊阙南的平泉别墅中讲过学,为相后居住在长安安邑里,内有一个院落,他起名为“起草",起草院内有一亭,他起名为“精思”,每有大事,则在“精思”亭中认真思考。一生著述颇多,计有 《花木记》、《歌诗篇录》、《次柳氏旧闻》、《御臣要略》、《伐叛志》、 《献替录》等著作,还有文集20卷,记述旧事。贬至潮州时,仍留心著述,有杂序数十篇,号曰《究愁志》,以言其志情,其文采远胜牛党中诸人。时人刘禹锡、元稹等在与李德裕唱和中赞誉过他的诗篇。宣宗时人裴庭裕说他“文学过人”①,欧阳修说李德裕“文辞甚可爱也”②,清初大文学家、诗人王渔洋称道李德裕的骈体文“雄奇骏伟”③。近代学者罗振玉说他“文采亦冠于当世”,隶书 “尚存古法者,有唐惟李卫公(指卫国公)一人耳”。④(6)毁于朋党。
  李德裕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为地方官,政绩卓著,两度为相,建功立业,使他成为“唐中世第一等人物”⑤。但他却陷入了朋党之争中,限制了其才能发挥,又在朋党之争中吞噬了个人的生命。
  牛李党争起因概有二事;一是科考之隙,二是政见之隙。
  科考之隙是基本。元和三年(808)开科取士,应试的牛僧孺、 李宗闵、皇甫湜在答卷中直言指责时致,实属难能可贵,但作为宰相的李吉甫不应小心眼,视矛头对准自己,抓住复试考官王涯不回避一项,全盘否定此次科考的录取工作,如果宪宗妥善处理,不将考官贬斥,不将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长期不用,也不致使牛僧孺等与李吉甫结下怨仇。事过13年,李德裕当上了翰林学士。穆宗长庆元年(821)又开科取士,右补阙杨汝士、礼部侍郎钱徽任主考官,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中书舍人李宗闵都有亲友入试,分别递书给钱徽,望多多关照。但张榜时, 段文昌、李绅所荐三人都名落孙山。而李宗闵女婿苏巢、中书舍人杨汝士之弟杨殷士皆录取,段文昌气急败坏,上书穆宗说:“礼部所取进士皆以关节得之,无真才实学。”穆宗问诸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齐声证实。皇帝命白居易、王起等负责复试,不少人落选,苏巢是其中一位。于是钱徽、李宗闵、杨汝士被贬出朝廷,李宗闵与李德裕之间的矛盾又雪上加霜。
  政见之隙又加剧了牛李两派矛盾。先是李德裕在蜀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时,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投降,李德裕受降。维州即今四川理县,地接吐蕃,为蜀的西门户,吐蕃占维州, 称其为无忧城,唐占维州,进可出击吐蕃,退可守西蜀,所以李德裕上书要求征吐蕃。这时牛僧孺正为宰相,以为刚与吐蕃结盟, 不宜出征吐蕃,这本是政见不同,但牛僧孺却命令李德裕将维州城及悉怛谋等300降人交给吐蕃,结果悉怛谋等300人被吐蕃残酷杀害。李德裕引为憾事,对牛僧孺等极不满意,曾上书指责此事。
  在平藩问题上,李德裕坚决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牛僧孺在文宗时为相,卢龙节度使李载义被部将杨志诚驱逐,杨志诚拥兵自立,牛僧孺竟承认既成事实,故牛僧孺在平藩问题上与李德裕截然不同。李德裕反对宦官专权,李宗闵与宦官交好。李德裕反佛,牛党许多人佞佛。政见的不同,使朝廷之中划分了两派,一派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称牛党,另一派以李德裕为首,称李党。
  牛党、李党主要人物活动在穆、敬、文、武、宣时期,文宗时期达高潮。穆宗、敬宗时,任宰相者多是牛党,李党在野。文宗时, 先是牛党专政,排挤李党,后是李党当政,排挤牛党。后来,牛党杨嗣复,李党郑覃、陈夷行同朝为相,各援朋党,互相攻讦。凡李党所是,牛党必非之,牛党所是者,李党又非之。每次议政,弄得文宗不知所措。唐文宗死,武宗是文宗的弟弟,本来应是太子李成美继位,牛党宰相杨嗣复、李珏也准备奉太子李成美继位,宦官仇士良等矫诏拥立了武宗,武宗恨牛党,便起用李党首脑人物李德裕入朝。牛党杨嗣复、李珏罢官,如果李德裕不再计较党争, 也许恩怨渐渐淡化了,但李德裕却采用了报复手段。时牛僧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由于汉水猛涨,襄州(今湖北襄阳)遭灾,李德裕把罪责都推到他头上,撤其节度使职,任太子太师这种无实权之职。会昌三年,李德裕又诬李宗闵与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交通, 先贬为湖州刺史,再加罪名,将牛僧孺、李宗闵连贬三次,牛僧孺最后贬为循州(今广东惠州市东)刺史,李宗闵贬至封州(今广东封川),待重新起用时,李宗闵未离封州即死去。
  武宗一朝,李党扬眉吐气,但武宗仅当皇帝6年即因食仙丹中毒而亡。宦官马元贽矫诏立宪宗之子穆宗之弟李忱为帝,是为宣宗,宣宗按辈份是武宗的叔叔,穆宗又是在宦官杀死其父宪宗以后当皇帝的,因此,宣宗把自己看作是宪宗继承人,指责其哥哥穆宗为逆,穆宗三子敬宗、文宗和武宗是逆子。因此一上台,便全盘否定武宗时一切施政方针,斥逐了武宗时的相臣李德裕及其同党,依靠牛党宰相白敏中,对李党大打出手。先将李德裕贬为东都留守,接着又借吴湘案作文章,陷害李德裕。会昌五年 (845),江都尉吴湘因贪赃等罪被捕入狱,经扬州观察判官魏铏审讯属实后处死。谏官曾怀疑冤枉,朝廷派御史崔元藻赴扬州复査,也认为属实。事过三年,白敏中等指使吴湘之兄、前永宁县府吴汝纳翻案,将魏铏拘捕,让他承认是冤案,将责任推给李德裕。正直的魏铏面对拷打至死不从,被贬死岭外。最后白敏中硬说此案冤枉,不结案先将李德裕贬往潮州。大中三年(849)正月, 李德裕携病妻及二子一女辗转四个月到达潮州。时隔四月余,又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当年十一月其子李烨也由检校祠部员外郎贬为蒙山立州尉(故治在今广西蒙山县南)。李德裕初至崖州,身体、精神尚佳,不废诗书,“著四十九论,叙平生所志”,辑录为《究愁志》。同时还常登崖州城南十里之亭,留下了“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的名句,李德裕尚有盼赦归京之念。李德裕被贬崖州,牛党执政,故友甚至骨肉之亲也不敢与之通信,到崖州不久其妻病故,他心如寒灰,十月末得病,缺医少药,“资储荡尽”,“往往绝食”,于大中三年(849)即到崖州的当年十二月十日,李德裕在贫病交困之中, 带着遗恨与世长辞,终年63岁。
  大中六年(852)李德裕之子李烨才得以护送李德裕夫妇的灵柩从崖州归葬于洛阳。李德裕之弟李德禧仍留崖州,先居毕兰,因水灾移抱班,后因抱劝田地肥饶而移居之,其子孙后均化为黎人,今抱劝村中仍有李阁老祠①,明代已化为黎人的李德禧后人尚存李德裕遗像、衣冠、诰轴等遗物。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总督张之洞出巡琼崖,曾嘱崖州知州唐镜沅寻访李德裕后裔, 寻到二人,拟带中原培养并施之教育,但该二人却不愿重返中原。郭沫若先生在谈到这一事件时,曾感慨地说:“由此可见,李德裕的后人倒可算是开发海南岛的前驱者了”。
  (7)光照后人。
  李德裕贬死崖州,二子亦死崖州,他的另一个儿子李烨懿宗时赦免,徙郴州。其孙李延吉,僖宗时,为集贤校理,累擢司勋员外郎,昭宗时,贬为卫尉主簿。
  其七世孙李均、八世孙李公弼已是北宋时人,皆进士及第, 徽宗时曾任潞州通判。九世孙李熙清,科考中词学兼茂选,拟任太学博士,提举淮东学事使,未到任即改任兵部员外郎,不久为右司员外郎,因不满宰相王〓权行为,发表了个人意见,长期未能升职。宋代官员每年一考,三考合格即依例升转,李熙清在右司员外郎任上已四年了,仍未升转,为对上作交待,王〓便将都水监失职之责嫁祸到李熙清头上,贬其两秩,拟左迁国子司业,其他执政力争,才迁为太常少卿。王〓罢相,李熙清才升为中书舍人,但又遭蔡攸打击,出任知州两月,回京任中书舍人,此时,上书要防燕岀之乱,受到徽宗赞赏。靖康年初,与谭世勣在龙德宫侍奉徽宗,改任显谟阁待制。靖康之难,张邦昌叛国,李熙清拒降,绝食而亡,临死前索笔书写了“百官何日再朝天”之句, 死年53岁。
  综观西祖诸人,李怀远好学善文,居官清简;李巽苦心为学, 居官正直,不避权势;李栖筠善读书,居官有惠绩;李吉甫好学, 居官有能;李德裕幼即力学,居官有智,破虏诛藩,摧枯建瓴。故善学有文,居官有能,是西祖传家之风。然李巽报复窦参,李吉甫不允举子指责,李德裕自为名宰相,不能善处所憎,成朋党之患, 故西祖人物结怨难释,是其家族心理之弊也。虽有没世之功,也难免不虞之灾。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