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穆敬文权操宦官公元820年宦官杀死宪宗,拥立宪宗第二子25岁的李恒为帝,是为穆宗。不到四年,穆宗又食金石之药得暴疾而卒,穆宗长子15岁的李湛即位,是为敬宗。二年零一个月后,李湛又被宦官杀死,宦官王守澄又立17岁的李昂为帝,是为文宗。独文宗为皇帝14年,32岁少亡,三帝之中算是为帝时间最长者。穆、敬二宗是驯服在宦官手下的两个皇帝,二皇帝只要求奢侈放纵的生活, 不关心朝政,也不懂朝政,宦官掌权,引用小人,排斥正直有为的朝臣。穆宗时先后任命的宰相有肖俛、段文昌、崔植、杜元颖、王播、元稹等人。肖俛、崔植、杜元颖是庸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段文昌、王播是拉帮结派、贪图贿赂、献媚取宠的小人。元稹为一代文学宗师,在宪宗直臣掌权时具刚正之气,穆宗时小人掌权, 则又结党营私,嫉贤妒能,排挤直臣裴度等。庸人、小人、奸贼掌权,处事必不公不当。本来宪宗时已平定诸藩镇,诸藩镇已臣服唐中央,但穆宗一上台,则因不懂诸藩镇之间的关系,轻率处理, 而导致藩镇全面反叛。先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去世,其弟王承元上书朝廷,请派节度使。成德镇本是在宪宗平定魏博、淮西二镇后,被迫归顺中央的一镇,节度使王承宗及其诸部将对中央并非心悦诚服,早存有静观时变、再度割据之心,因此王承宗去世,中央应派一个能在成德镇立威的人为节度使方可使成德镇不乱, 然而穆宗却偏委任田兴去任成德镇节度使。田兴本系博镇节度使田季安部将,杀田季安子田怀谏降中央,被封为节度使,是打开藩镇缺口归顺中央的第一人,诸藩镇对田兴都心怀仇恨,并且田兴又两次带兵讨伐过成德镇,成德镇将士对田兴十分怨恨,田兴对此十分清楚,但又不能不服从调遣,结果一到任,即被杀死。 成德镇部将王庭凑反叛,接着卢龙镇又叛,唐中央派兵进讨,又大败;田兴调离博镇后,其部下又叛;河朔三镇在宪宗末年刚刚归顺,则因穆宗处理不当.又恢复割据状态。随后昭仪镇(治所今山西长治市)、武宁镇(江西武宁县)、宣武镇(治所今开封市)又叛中央而成割据。穆宗上台两年,把宪宗苦心经营的一统局面破坏殆尽,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争斗不休,穆宗无力改变。敬宗是个15岁的小孩子,只知玩耍,也无心改变,只得使其发展。敬宗昏庸,被宦官刘克明等杀死,拥立宪宗子李悟为帝,刚要准备登基,宦官王守澄又杀刘克明、李悟,拥立穆宗第二子李昂即位,是为文宗。宦官乱杀、拥立皇帝,使文宗也感到为帝朝不保夕,于是便想依靠朝官杀宦官。但当时朝官却分两派:一派以牛曾孺、李宗闵为首,史称牛党;另一派以李德裕为首,史称李党。政见不同,本是常事.搞成两个小集团,各有势力,由貌合神离到水火不容则麻烦了。牛李二党结怨始于宪宗时,808年,制科考试,牛曾孺、皇甫湜对策,指斥时政,言词激烈,被主考官录取。李吉甫时为宰相,认为是指责自己,因此向宪宗哭诉,说考试有舞弊现象,结果考官遭贬逐,牛曾孺等长久不予升迁,从此牛李二党结怨。文宗初即位,裴度推荐李德裕为相,李宗闵竟走宦官门路,取得宰相之位后,排挤李德裕岀朝,又引牛僧孺为相,排挤李党。文宗对牛、李二党攻击十分反感,皆不依靠,而用宋申锡为相,密谋诛杀宦官。宋申锡引用吏部侍郎王播为京兆尹,准备伺机下手,王播处理不密,被宦官王守澄发觉,便诬告宋申锡谋立皇帝,文宗将宋申锡贬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第一次杀宦官不成,于是又另打主意。834年文宗得中风病,王守澄荐郑注诊治,郑注成为文宗宠臣。这时王守澄又推荐心存野心的进士李训给文宗,文宗引李训、郑注为知己,又密谋杀宦官。李训、郑注经文宗批准,起用了一批亲信,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先把反对王守澄的三个权阉韦元素、杨承和、王践言处死,又提升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观容使,使王守澄失去兵权,从而架空了王守澄,接着又将王守澄赐死。借追査宪宗被害之事,杖杀了宦官陈弘志。李训、郑注行动顺利,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835年年底,借口金吾左校院有甘露,骗宦官去看,想以此埋伏伏兵杀尽宦官,但被宦官仇士良看岀破绽.劫持文宗回宫,让禁军大肆屠杀朝臣,李训、王播、郑注皆被杀,史称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后,仇士良横行, 文宗被监视,只好借酒消愁,赋诗遣怨,自称受制于家奴,840年文宗忧郁而死。文宗在位,把注意力放在谋杀宦官上,虽未成功,却耗了不少精力,而对藩镇叛乱只好听之任之,对牛李党争也无可奈何,今天用李党,明天用牛党,牛李二党交互引用,所以朝中无甚举措,一生所留下的也仅仅是无可奈何而已。
(2)武宣再奋难回天840年,文宗病逝,宦官仇士良等为了争拥立之功,违背文宗遗愿,不立太子李成美,而立穆宗第五子、文宗之弟、27岁的李炎为帝,是为武宗。武宗在为颖王时,就与文宗关系密切,文宗常对颖王讲宦官之危害,甘露之变后,文宗心情忧郁,常去颖王府,痛陈宦官之害,颖王对宦官之害非常震惊,但他沉毅有断,喜愠不形于色。武宗初即位,为稳住宦官仇士良,先对仇士良等加封,又果断地把李德裕从淮南节度使任上擢为宰辅。李德裕颇有政治才能,妥善处理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回纥乱边三大问题。仇士良自以为拥立有功,要求皇帝荫补其养子,武宗置之不理。过去皇帝诏书由大宦官传递经办,而武宗即位后不允许宦官参与,仇士良愤怒地说要率领禁军兴乱示威,结果遭到武宗指责, 仇士良无奈,被迫退休,不久去世,一年后武宗追削仇士良官爵并没收其家产。李德裕分析,安史之乱后战争失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诏令自宫内至军前每天有三四次,宰相多不预闻;其二,宦官监军任意指挥军事,将帅不得自为进退;其三,每军各有宦官作监使,监使选军中壮士为卫队,而让老弱兵岀战,战斗时监使和卫队骑马在阵后高处观望,稍有不利,便策马先走,阵上兵士望见,认为溃败,从而影响士气,使全军溃败。于是,李德裕提岀监军不得干预军政,减少监使卫队,监使不再观战,诏令不从宫中发出,将帅前线便宜行事等主张,武宗皆采纳,从而为战争胜利创造了良好条件。会昌三年(843),回纥乌尔可汗率军攻至云州,武宗令太原节度使刘沔等反击,大获全胜。也就在这一年,昭仪节度使刘从谏病故,其侄刘稹上表请授节度使,遭朝廷拒绝后,便聚众叛乱,武宗与李德裕力排众议,坚决讨伐,命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太原节度使刘沔及成德镇军队等讨伐叛逆,并对各路讨伐军严明军纪,诸节度使号令统一,将叛军击溃,刘稹被其部下杀死,从而顺利平定了叛乱。唐武宗还有一大政绩就是灭佛。佛教在唐中期恶性发展,宪宗迎佛骨,耗资巨大,僧徒日增, 编户齐民减少,又影响了财政收入。会昌五年(845),武宗发布了灭佛诏书,勒令50岁以下的僧尼一律还俗。会昌灭佛使国家增加了税收,也减轻了人民负担。唐武宗反佛但却好道术修炼,结果又因仙丹中毒,于33岁英年早逝。武宗在位五年,抑制宦官, 击败回纥,平藩灭佛,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可惜匆匆谢世,故清初思想家王船山非常遗憾地说:“武宗不夭,德裕不窜,唐其可以复兴乎。”唐武宗病重,李德裕心急如焚,宦官们又密谋争立,以便夺回被武宗削去的权力。宦官要掌权,只能控制君主,被控制的君主只有三种人,一是儿童当皇帝,二是只知寻欢作乐的皇帝,三是痴呆之人。大宦官马元贽选中了严重口吃,人皆以为呆痴的宪宗之子李忱,李忱即位,是为宣宗。李忱为帝,处理政务非常精明,宦官们方恍然大悟,知宣宗原是有心计之人,故意装作痴呆, 宦官们深有上当之感。
宣宗是武宗的叔父,故自己不承认是武宗的继承人,而承认是宪宗的继承人。宪宗死于非命,宪宗之子宣宗之兄李恒即位为穆宗,宣宗指责其兄穆宗为逆,其三子文宗、敬宗、武宗也都被宣宗视为逆子,因此他一反常态,凡武宗所用之人一律贬斥,凡武宗所定政策一律否定。武宗用非科举出身的李德裕为相,他一上任,即罢免了李德裕的宰相之职,任用重科举的牛党成员白敏中、令狐绹为相。白敏中、令狐绹贬斥李德裕成员,如果说武宗朝是李德裕一党掌权,但却并未完全将牛党排挤岀朝廷,而宣宗朝则完全是牛党执政,将李党成员一律贬出朝廷,连李党领袖李德裕也一贬再贬,直至贬死崖州(今海南崇山县)为止。
武宗灭佛,宣宗兴佛,武宗减官,宣宗增设冗官,武宗不重科举,宣宗特重科举,宣宗每次接见新任官员,都要先问有没有功名,如果是进士或举人出身,则喜形于色,谈笑大至。尽管宣宗一反武宗朝一切,但有一条对其政局影响极大,即重科举重人才, 重官吏考核,讲究恭谨节俭,因此宣宗在位13年中央朝政还算清廉,既无边患,又无内乱。而且又碰上吐蕃内乱,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在唐政府强大压力下,吐蕃还了河西走廊地区的三州七关,不久,宣宗派兵收复河西走廊,恢复河西节度使,从而使丝绸之路又畅通。
宣宗在宫中装傻卖呆压抑多年,形成了刚愎自用性格,当了皇帝,要为父报仇,发泻他多年的积怨,因此即位以后,就惩罚那些被认为杀死宪宗的人。他诛杀一批谋害宪宗的宦官,又曾与令狐绹密谋杀宦官,令狐绹建议对宦官有罪不赦,有缺不补,宦官自然会耗尽。宣宗与令狐绹的密谋,使宦官恨之入骨,又使宦官与朝臣矛盾尖锐起来。当宣宗又食仙丹中毒身亡之后,宦官王宗实等又卷土重来,矫诏迎立宣宗长子李漼为帝,是为懿宗。
懿宗于859年即位,就在即位的当年,浙江爆发了裘甫起义,南诏又发动了向大唐的进攻。一年后裘甫起义被镇压,四年后南诏战败,懿宗就认为天下太平了,应该享乐,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吃喝玩乐方面,上行下效,朝野上下贪弊成风,节度使、州县官吏捜刮人民不择手段,政治腐败,人民生存难保.只有铤而走险,举旗反抗了。咸通四年(863)南诏攻安南,唐政府在徐泗地区募兵2000人赴援,其中800人戍桂林,约定3年轮换,但至6年仍未换,士兵要求换防未同意,于是引起了以庞勋为首的戍兵起义。庞勋从桂林,经湖南,过浙江,入淮南,达泗州(江苏盱眙北), 又攻下宿州(今安徽宿县),一路上杀唐官兵3000多人,许多农民纷纷参加义军,义军达万余人。唐懿宗慌了手脚,派兵10万围剿,义军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庞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经历桂、湘、浙、皖、苏诸省,在诸省声讨了唐政府罪恶,点燃了起义的火种,成了大起义的前奏。
唐懿宗接连镇压了裘甫、庞勋两起大的起义,但他并不明白人民起义原因何在,直至873年病死为止,仍一直陶醉在声色酒迷之中°懿宗一生荒淫,自然是宦官用权的好时期。懿宗死,宦官田令孜马上拥立懿宗第五子、才11岁的李儇为帝。11岁的孩子,只知玩耍,击球、斗鸡、斗鹅、蹴鞠(一种足球游戏)、音乐、下棋,各种玩耍技艺无不精通,练就了一身玩耍的好本领,却不问政事,政事全部委托给大宦官田令孜。就在僖宗即位的这一年, 关东大旱,夏季大歉收,秋季颗粒未收,老百姓只好以树叶充饥。大旱之后多蝗灾,第二年蝗虫铺天盖地,所到之处,草叶、树叶一扫而空,人民无以为生,官吏仍催逼赋税。官逼民反,于是王仙芝在濮州(今河南范县)、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分别起义, 两支起义军相呼应,愤怒的农民恨透了贪官污吏,纷纷加入起义军。起义军所向披靡,转战黄淮、江淮、江南数年,于880年12月 5日攻逬长安,僖宗与田令孜仓惶逃窜至四川避难,宰相以下大部分官员做了起义军的俘虏。在官兵疯狂镇压下,黄巢撤离长安东行,由于黄巢起义只是流动作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和大后方,结果奋战几年,于884年因朱温叛变而失败。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各藩镇又拥兵自立,成了一个个军阀。885年僖宗从四川回到长安,长安国库空虚,财力不能维持政府行政运转,于是策划夺回盐税权,这便侵犯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利益,王重荣与沙陀酋长联合攻长安,僖宗再次逃亡,由风翔奔宝鸡,最后至兴元。二次流亡,这时的僖宗,手中既无军队又无财富,天子权威皆无。诸军阀互相混战,在混战中王重荣、李克用发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准备迎皇帝回长安。这时僖宗已病重,怕死在外边,也急急回宫。888年僖宗病逝,宦官便立懿宗第七子、僖宗之弟李晔为帝,是为昭宗。昭宗时义军叛徒朱温与沙陀酋长李克用成了最大的割据势力,朝官、宦官、诸藩镇争权夺利,混战不已。 大唐皇帝夹在中间,先想用朝官杀宦官,未成功,又想弹压一下过于蛮横的藩镇,不仅不奏效,而且还成了军阀、华州节度使韩建的掌中物。昭宗在华州被逼解散了禁军,所有亲信被禁止入行宫,实质上昭宗已被软禁。韩建又与宦官合谋杀死诸王,昭宗成了孤家寡人后,韩建觉得皇帝已无价值,便送回长安。这时的朱温已改名为朱全忠,以为昭宗是奇货,于是进京控制了昭宗,挟天子以令诸侯。朱全忠利用了一段昭宗,感到也无价值了,于 904年将昭宗杀死,立昭宗未满5岁的儿子李柷为帝。四年后, 即907年,朱全忠导演了禅让戏,自登皇位,建后梁政权。第二年朱全忠派人杀死了李柷,故李柷为哀帝,成了唐代最后一位非常可悲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