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0939 |
颗粒名称: | 4.一味取悦、贪财争功是家世衰败之因 |
分类号: | K825.6 |
页数: | 2 |
页码: | 123-124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李崇虽有智术,明于决断,然而“性好财贿,贩肆聚敛”⑤。有一次孝明帝与其母胡太后带着王公大臣及公主嫔妃百余人去府库,皇帝与胡太后说不管谁只要能从府库中一次背走多少布绢, 这些布绢就赐给他。王公大人多者背200匹,公主嫔妃少者百余匹,只有长乐公主两手托着20匹绢离开府库,时人称其廉俭。李崇与章武王元融背得过多,压倒在地,李崇伤腰,元融伤脚,为当时人耻笑。李崇一生争功好强,70岁亦然。70岁那年,李崇作为讨伐六镇破落汗拔陵起义的总统帅,率军累破贼众,有功回平城。贪财毁誉失民心,佞上取悦不久长,李崇父子二代三人虽以军功显名,却也有以上两大致命的弱点,故李崇传二代后则不再显名。 |
关键词: | 李崇 智术 家世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