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字道固,不知其父与祖系何人,亦不知其是李忠多少代后人,只知其家幼时贫寒,但李彪素有大志,好学不倦,以才学被时人器重,名声传至朝中,被相臣李冲看重,李彪上书渐受重用。其子孙以攻读为传统,从而家族显名,李彪及其子李志、李游、李游之子李昶及孙李丹,史载其名,然以李彪为最。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官学或兴或废,私学便应运而兴。中国封建社会的学者们受了春秋战国以来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的影响,总是以刻苦自学和传授生徒为志向,有的一生为此职; 有的官僚致仕或免职在家闲住时,亦以此为职;有的在职官员亦常收少量高足,经常教诲,以培养自己的学术接班人为荣,以学有后人为快;还有的在乱世年代隐居不仕,专事学术研究与私人教学。许多有志少年,亦四处拜师学习,李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先拜长乐监伯阳为师,受到伯阳称赞,后结识了渔阳人高悦、北平人阳尼,因高悦之兄高闾博学多才,家中典籍宏丰,于是李彪便寄居高悦家中,废寝忘食地攻读,手抄口诵,勤奋学习,学有成就后还乡里。时平原王陆叡娶亲,路过顿丘,闻乡里称赞李彪才行,于是登门拜访,交谈甚洽,拜师结友。平原王陆叡之祖陆俟是北魏开国功臣,举族荣耀,兄弟子侄在朝中居高官者甚多,陆叡又是当时名士,与李彪结为师友,提高了李彪威望,从而举为孝廉,并引荐至京师授业。李彪游学时曾在高闾之家寄读,高闾时为中书监,是权臣,高闾便在朝中盛赞李彪。侍中李冲本系陇西李氏之后,亦重才,又对李彪礼遇有加,李彪亦与李冲攀宗族之亲,相交甚厚,经这一番交道,为李彪晋升官职铺平了道路。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时,即在京师立中央官学,于 400年将国子学改称中书学,教授称博士,李彪学有造诣,在孝文帝时先任中书教学博士,不久假散骑常侍,迁秘书丞、参著作事,协助秘书令高祐参照《春秋》、《史记》、《汉书》体例,编著史书。散骑常侍是门下省属官,门下省职责是“尽规献纳,纠正违失”,秘书丞是中书省属官,中书省负责起草诏旨,编辑史书、起草文件、提供典籍依据,这正是博学多识的李彪的强项,所以能对许多社会问题提出个人独到见解。他曾先后七次上书,第一次上书论俭朴,反对浮华之风,主张宅第车服,皆有等次,不允许贵逼贱,卑僭高。第二次上书论教育太子的重要性,认为立师傅,以教导太子,教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幸甚矣。第三次上书讲丰年积蓄,灾年放粮之策。第四次上书论斩绞之刑以冬季施刑为好。第五次论大臣犯死罪应令其自杀而不要受刑。第六次上书论父兄子弟犯法应使其家中成员知其耻。第七次上书论孝道,讲求在服丧期间一般不要任职,不服役,以示哀悼尽孝。以上七次上书涉及方方面面,尤以前三次上书与社会发展补益最大,因此北魏皇帝阅后赞同,一一颁诏施行。并且颁诏书特加褒奖,诏书说:“李彪虽宿非清第,代阙华资,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兼优吏职,载宣朝美,若不赏庸叙绩,将何以劝奖勤能。特迁秘书令。”①秘书令任职低于九卿,但掌管皇帝秘籍。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已腐朽,士族愿任高官但不愿管具体事,机要秘书之官多用寒人中的有才之士,顿丘李氏虽系陇西李氏之后,但非门阀,故李彪应时尚以才典机要。由于秘书令接近皇帝,虽是从三品官员,但权重有人望,所以皇帝常委以重任,从而使李彪得以施展其才能。
李彪为御史中丞时,刚直敢言,多有劾纠,朝臣敬畏,豪强都谨慎小心,感到有压抑感。皇帝常称呼其为李生,对群臣说:“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②汲黯是汉武帝时代有名的直言敢谏、镇压不法的能臣,皇帝如此评价,宰臣李冲也说李彪之直,是国家得贤人的基础。
优点总是与缺点相连的。人皆言刚直为长,但超过度,其效果会向反面转化,过直则使人屈,使人冤,则伤人,过刚则疾恶如仇,严酷无情,小题大作,错误视为罪行,化友为敌,最后把自己从众人之中拋岀去,变成了孤家寡人。李彪正是如此。孝文帝南征,李彪为度支尚书,相当于中央财政的最高长官,与宰辅李冲、 权臣任城王元澄等留守京城。处理朝中大事,与李冲等意有不合,总固执己见,且形于声色,非要他人屈从自己,从无协商余地,于是李冲整理李彪前后所做不当之事,上纲分析,整理成罪状,上书皇帝请求廷尉依法制裁,主管机关定李彪死罪,皇帝赦免,令其罢官回乡。李彪为官时,号为严酷,常对被审讯之人施以木手打击胁腋的酷刑,抓住少数部落的叛乱分子,又常鞭打其面部,然后杀害。史载,李彪生病,全身起疮溃烂而死,有人说是因果报应,实则是时人亦鄙其酷刑之过。
李彪以刚直立名,又以过度刚直失官,但他又有一最大长处,就是并不留心于为官,而把治史立说看得重于一切。李彪免官还乡仍在乡里攻史,孝文帝去世,宣武帝元恪即位后,李彪通过朝臣旧友上书,请求复修史书之职,皇帝同意,让其在秘书省以白衣修史,即食禄而以平民身份修史。时李彪已是晚年,修史一年余即病逝,但在区分史书体例方面却有建树。李彪一生,著 《春秋三传》10卷,其所著诗颂赋诔章表别有集录。李彪重家教, 其长子李志,字鸿道,自幼教之以文,10余岁便有文采,博学有才干,官至南荆州刺史,尔朱荣杀北魏大臣时,叛入梁。次子李游有才行,随其兄在南荆州,与其兄同叛入梁。李彪对其女也教以书学,使其读诵经传,宣武帝元恪闻李彪之女有才,召入宫中为婕妤,并令其给皇帝妹妹讲经史,因有才行,被后宫视为学习楷模,宣武帝去世后,为尼姑,讲说经义,众僧皆服其高论。
李游之子李昶幼年随父在梁,不轻易与人交朋友,一心读书,十几岁即文采有名声,所作《明堂赋》深为时人推崇,人们都说李昶继家风。
尔朱荣之乱发生在公元528年,事经25年,北方形势大变,北魏灭亡,萧梁又发生侯景之乱,北周王朝的创始人宇文泰于 553年利用侯景乱梁之际,进兵江南和巴蜀,攻破梁都江陵,疆域扩展到今四川、湖北一带,大概这时李昶才见到宇文泰,史载李昶“初谒周文,周文深奇之,厚加资给,令入太学”①。可见,李昶出生在萧梁统治区内,幼年亦生长于彼,见宇文泰后才入北周的太学,未必已冠,且家境贫寒,所以宇文泰重其才干才厚资培养。李昶却也不负宇文泰厚望,在太学中刻苦学习,宇文泰每到太学之中,必先问李昶的才行,李昶总是“神情清悟,应对明辨”②。于是绥德公骠骑大将军陆通闻李昶有才,请示宇文泰,辟为自己僚属,任为司马。李昶在陆通府中,虽然年少,但处事敏捷且恰当,因此公私之事,皆由李昶参决。不久李昶即至北周皇帝身边典仪注,做郎官,宇文泰将书记之事委托给李昶,先任职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修周史,又转大行台郎中、中书侍郎,再转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是中书省副长官,黄门侍郎是门下省副长官。东汉重尚书,魏晋重中书,北朝重门下,尤其在北魏时黄门侍郎地位尤为显贵,出入禁中,近侍帷幄,居此职者典机要、参大政,有小宰相之称,故李昶很快跻身北周的决策层,所以后来李昶晋爵为公、骡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李彪至李昶三辈人,皆重攻读经史,以经史才学干政,政有绩,学亦有成,故闻名北朝。然李彪性过刚直,险遭杀身之祸,致使过早免官,晚年政绩不显,似可悲,但因锲而不舍攻史,却著史留言,此又可喜。其孙李昶性亦峻急,但从政未见过刚过直之载, 故官至纳言,晋爵为公、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纳言为门下省长官。李昶位至宰辅,勋爵第一。史载在宇文泰时“已当枢要, 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也,及晋公护执政,委任如旧。”①宇文泰是开国明君,宇文护专横,明君、专横两种性格之人执政皆受重用,可见李昶接受乃祖教训,已善处人际关系。然而人生活在世上,顾此失彼似见正常,李彪免官则立言于后,李昶高官厚禄,写了那么多诏册文本,却是为皇帝作嫁衣裳, 因留心政事,“所作文笔,了无藁草”,“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后世”②。祖孙二人经历迥然不同,出名性质不一,但却有一条共同的兴盛家族之处方,即学经史,以文才见长,以才艺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