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0933 |
颗粒名称: | 第五章 好学不倦,文武双全 |
其他题名: | 顿丘李氏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16 |
页码: | 109-124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说李广的次子李敢有二子,长曰李禹,次曰李忠。李广之孙李陵降匈奴,李禹受牵连被处死,李忠由京师迁往顿丘,是为顿丘房始祖。顿丘在河南濮阳一带,古属卫国之地,古称帝丘,曾为卫国都城,故顿丘是卫国中心。《汉书地理志》说:“卫地人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卫地“其俗刚,上气力”,“宣帝时韩延寿为东郡(顿丘)太守,承圣恩,崇礼仪,尊谏诤,至今东郡号善为吏, 延寿之化也。其失颇奢靡,嫁取送死过度。”李忠的后代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生活繁衍,代代相息,到北朝,李忠后人有二支显名。 |
关键词: | 家史 谱系 族源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