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氏族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900
颗粒名称: 二、李氏族源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国古代把祀与戎看作是两件最重要的事,其中祀包括敬天与祭祖两方面的内容。祭祖可不忘先祖的优良传统,通过祭祖多次重复血缘之亲,又能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处于三代的王族,史书上曾有记载,比较可信。时至今日,记李唐皇帝族源的最早的记载当属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欧阳修作《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就沿用了该书说法。这种说法,自唐宋以来,大都以此相传,虽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但又拿不出李姓族源的新说,故对林宝、欧阳修之说,只好姑妄信之,姑妄言之。
关键词: 李氏族源 中国 古代

内容

中国古代把祀与戎看作是两件最重要的事,其中祀包括敬天与祭祖两方面的内容。祭祖可不忘先祖的优良传统,通过祭祖多次重复血缘之亲,又能加强家族的凝聚力。祭祖使人们产生了祖先崇拜,后人们都愿祖先高贵伟大,所以总爱把祖先中的优秀者描写成英雄,也总爱将英雄扯到祖先圈子中。处于三代的王族,史书上曾有记载,比较可信。后起的贫民皇帝则难寻其根,但为给自己贴金,于是找一批文人秀士,翻典籍,借助古代的传说和史籍中的只言片语,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编排皇族祖谱,汉刘邦是如此,李唐皇帝亦是如此。时至今日,记李唐皇帝族源的最早的记载当属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欧阳修作《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就沿用了该书说法。两书认为:颛顼曾孙皋陶氏任尧的理官,以官为氏是古代姓氏来源方式之一,故皋陶之后为理氏,皋陶之裔孙理征因得罪了纣王,其子利贞逃难中无充饥之食,食李子而维持生命,因此将“理”改为“李”,此为李氏,也就是后世李姓之始。这种说法,自唐宋以来,大都以此相传,虽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但又拿不出李姓族源的新说,故对林宝、欧阳修之说,只好姑妄信之,姑妄言之。
  《晋书•李特载记》又曾讲到李特的来历,说李特是“廪君的苗裔”。廪君是南方古代巴族尊奉的先祖,巴人原有五个氏族,分别称巴氏、〓氏、樊氏、柏氏、郑氏。巴氏中有一人名曰务相,其智谋与技艺超群,成为部落首领,号廪君。廪君死,魂魄化为虎,故巴人尊祖为虎,以虎为图腾,巴语古方言中,称虎为“李”,廪也是李的音转,故至西晋末,廪君之后称己姓为“李”,出了李特、李雄几个成汉皇帝。这些人虽姓李,却与林宝所云李氏家族并非一祖先,又因为成汉王朝是短命王朝,其后人不详,所以除特别注明成汉李特王族外,其余所言李姓皆属以奉皋陶为始祖的李姓家族。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