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762
颗粒名称: 繁衍分布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连氏族源泉州市的连姓有二支,一支在泉港区前黄镇坝头;一支在德化县国宝乡的格头的分布地的繁衍的概括。
关键词: 连氏 繁衍 泉州 分布

内容

繁衍分布泉州市的连姓有二支。一支在泉港区前黄镇坝头;一支在德化县国宝乡的格头。两地的始祖为亲兄弟,皆由仙游县盖尾镇前连迁来,用的堂号、灯号都是“上党衍派,凤阿传芳”。
  坝头第一代连氏始祖连钊,字兆钦,生于宋淳熙九年 (1182年),娶莆氏。自宋嘉泰间迁到惠安曾店尾(今为泉港区坝头),至今800多年,已传30多代。
  坝头连姓大多居住在坝头溪流域,计有凤南、凤北、凤阳、凤山、凤林、凤安、坑内及南埔镇的岭口 8个行政村28 个自然村,计有人口 2万多人。移居外省居及旅居海外约有 2000多人。
  坝头连氏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往海外谋生,并定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槟榔屿以及台湾、香港等地。虽然经常有人来寻根祭祖,但由于居地分散,没有系统的联系及多种原因,海外情况不详。
  迁入德化国宝甲头(今格头)的连姓始祖连锡(坝头始祖连钊胞弟),字兆思,号玉池,生于宋淳熙二十七年(1187 年),娶宋氏。
  据清朝康熙年间编的《甲头连氏族谱》称:连锡长子连训先迁徙延平尤溪,经数世后再迁大田魁城开基,至第四代连宁一在明洪武年间携三个儿子迁入德化,后又携两子重返大田魁城定居,留三子克宗在甲头开基,至今有600多年,传20多代,总人口 12000多人。其中,在格头村有3900多人,分散在德化各乡镇有1000人左右,德化以外有6000多人,港、 澳、台地区及海外有600多人。
  在泉州市区的津头埔有连姓50多人,霞洲有100多人, 庄府口 10多人,这些连氏是由南安四都移来的,他们是“白石衍派,碧江灯号”,均系山西上党分支,但具体源于何处尚待考证。
  其他如惠安县城关的前型有连姓聚居,崇武镇的靖江村也有连姓。还有些零星分散在各地,情况均不详。
  (连力东编撰)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