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76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连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连氏 族谱 渊源 繁衍

内容

渊源流考连姓在中国姓氏的小姓,人数虽少,却是个古老的氏族。
  连姓源远流长,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帝之时的远古。连氏的源头说法至少有三支。《姓氏考略》曰:“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陆终乃是吴回之子,吴回又是颛顼帝高阳氏的曾孙。据台湾学者郑喜夫考证:惠连“应系(陆终)六子季连之误”。 因季连于春秋时曾为楚国连尹,遂以官名中连字为姓。《汉书》 云:“鲜卑族有连氏。”其乃帝高辛氏少子之后。高阳氏、高辛氏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嫡传裔孙。另《魏书•官氏志》有“是连,太连氏皆改连氏”的记载,《湖广志》有云:“又后魏定连氏改姓连。”德化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编修的《甲头连氏族谱》 云:“吾连氏者,乃高阳氏之后也。夏时曰恭父者,事夏后有功,封于连城,遂以地为姓。”历夏商至周庄王时,有连称者事齐襄公为大夫,其从妹且在公宫,连称徙居上党,后裔繁衍,遂为上党著姓。
  据《左传》、《史记》等正史和宋郑樵《通志•氏族略》、 明《万姓统谱》、明《姓氏博考》等记载:“连姓,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也。葵丘著迹,上党开宗。”连称,春秋齐大夫, 本姓姜,系鲁周公直裔。因有功于齐,得姬庄王赐姓连,后任正卿丞相。妣姬氏,生一子名挚公,在葵丘(今山东临淄)著迹。其后裔在太行上党(今山西长治)北浊漳河上流阳泽河村开宗。综上,连姓主要由来有三:上古惠连(或季连)之后; 春秋时楚国恭父(连城王)之后;春秋齐大夫连称之后。以上三说基本上与我国姓氏形成、演变的史实相符。唯连称之后一说既见正史又有其人,而且多处连氏族谱奉其为大始祖,因而是比较可取的。故中华连姓族人以“上党”为堂号、灯号。
  连氏的入闽始祖连愷,字广志,连总(字会川,河南固始人,唐乾符年间,明经擢第,官至大理评事,赠金紫大夫,仓库部员外郎)次子,母伊氏。唐中和间连愷以明经(进士)擢第为(江苏)常州尉。广明元年(880年)再任(河南)叶州通议大夫。时逢唐朝末期,政治腐败,生产凋敝,民不聊生, 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山东王仙芝、黄巢的起义军席卷中原, 引起北方动荡。河南光州固始县佐吏王潮和两个弟弟王审那、 王审知奉母徐氏自家乡加入由屠户王绪率领的义军渡江南下, 进入福建。后王绪不得人心,群拥王潮为帅。王潮死后,众人公推王审知掌印。后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并被朝廷封为闽王。因王审知执政有方,政局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学士相率纷纷入闽。连愷也弃官奉双亲入闽避乱,受到王审知优礼相待,后定居于福州府闽县。
  自连愷始,一直传到第九世连治,字国宾,号素庵,生于宋建炎元年(1127年),配孔氏。因其少习韬略,后入郡庠掌试滥觞,累科不第。隆兴间辽乱,招贤御侮,连治弃文就武, 征讨有功,封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再升任吉侯。孝宗朝加封右丞相护国大将军,孔氏封镇南夫人。因佞臣扰乱朝纲,三疏不听,遂退隐回闽,迁入兴化仙游云顶山北面择宅居住,并以姓为地名,称“连坂”。连治传一子名应祖,字公传,号对庵。生于宋绍兴二十年 (1150年),因父弃官同入仙邑不仕,配赵氏,生三男:长男连钺;次男连钊;三男连锡。连治迁居前连村。
  连治长孙连钺及其子谦嗣承仙游前连凤阿祖祠(称阿头)。 次孙连钊于宋嘉泰卜居惠安曾店尾(后称坝头)。三孙连锡到德化甲头(现为格头)开居。阿头、坝头、甲头合称“三头凤”,形成三凤鼎立之势。三地连氏皆以“凤阿”为灯号,自称“凤阿连”。每年“九九”登高日,仙游、惠安(含今泉港区)、德化三邑子孙集于连坂治公墓前同祭扫。
  繁衍分布泉州市的连姓有二支。一支在泉港区前黄镇坝头;一支在德化县国宝乡的格头。两地的始祖为亲兄弟,皆由仙游县盖尾镇前连迁来,用的堂号、灯号都是“上党衍派,凤阿传芳”。
  坝头第一代连氏始祖连钊,字兆钦,生于宋淳熙九年 (1182年),娶莆氏。自宋嘉泰间迁到惠安曾店尾(今为泉港区坝头),至今800多年,已传30多代。
  坝头连姓大多居住在坝头溪流域,计有凤南、凤北、凤阳、凤山、凤林、凤安、坑内及南埔镇的岭口 8个行政村28 个自然村,计有人口 2万多人。移居外省居及旅居海外约有 2000多人。
  坝头连氏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往海外谋生,并定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槟榔屿以及台湾、香港等地。虽然经常有人来寻根祭祖,但由于居地分散,没有系统的联系及多种原因,海外情况不详。
  迁入德化国宝甲头(今格头)的连姓始祖连锡(坝头始祖连钊胞弟),字兆思,号玉池,生于宋淳熙二十七年(1187 年),娶宋氏。
  据清朝康熙年间编的《甲头连氏族谱》称:连锡长子连训先迁徙延平尤溪,经数世后再迁大田魁城开基,至第四代连宁一在明洪武年间携三个儿子迁入德化,后又携两子重返大田魁城定居,留三子克宗在甲头开基,至今有600多年,传20多代,总人口 12000多人。其中,在格头村有3900多人,分散在德化各乡镇有1000人左右,德化以外有6000多人,港、 澳、台地区及海外有600多人。
  在泉州市区的津头埔有连姓50多人,霞洲有100多人, 庄府口 10多人,这些连氏是由南安四都移来的,他们是“白石衍派,碧江灯号”,均系山西上党分支,但具体源于何处尚待考证。
  其他如惠安县城关的前型有连姓聚居,崇武镇的靖江村也有连姓。还有些零星分散在各地,情况均不详。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

相关人物

连力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