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712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田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田姓 来源 繁衍 分布

内容

田姓是历史悠久的一个姓氏。在春秋时期,作为齐国的田姓家族是非常显赫的,因此历史上留下了 “以田代齐”的记载。
  田姓的来源,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舜的后代妫满的第十代孙陈公子完,字敬仲,为避难而奔齐,齐桓公封陈完公为工正官(管理工匠的行政长官),食采于田,到了陈完公的第七代孙则将陈氏改为田姓。另一种是:据《史记• 正义》与《索隐》的解释,陈姓改田姓原因是“陈完既奔齐, 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字,盖'田'与'陈'音相近,故田与陈可互称,遂以为氏”。
  发源于齐国的田姓的确一开始便出人头地。根据历史记载,自从陈完公奔齐之后,他的世代子孙都是齐国显赫的卿大夫,传到田太和的时候,便被周安王封为诸侯,到了田午,干脆把原来属于姜姓的齐国变为田姓的齐国。在往后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主人已经是虞舜之后的田氏,不再是姜太公的后人了。
  石狮市凤里镇的田厝是田姓比较集中的地方,现有人口 500多人。其田氏于明万历年间由石狮永宁迁来。永宁当时是明朝的重要海防港口,据《霞泽陈氏族谱》称:“霞泽陈氏渊源来自颍川,始祖福临公系文范公之裔也,明永乐年间,授兵部尚书,勋封救驾将军,甲午年(1414年)调镇永宁。”田都元帅就是随军由中原来到永宁戍疆的。万历年间,倭寇进犯永宁,田都元帅与都城隍率军退守石狮,后定居于现在的田厝, 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后来田都元帅成为田厝的神祇,尊为当境保护神;都城隍退守巷内(即今宽仁街),继续抗击倭寇,成为宽仁一带的当境保护神。
  永宁古称鳌城,所以石狮田姓以“鳌城衍派”为郡望。但田姓之家多又镌刻有“紫荆传芳”的字样。“紫荆传芳”是田姓的堂号。
  在姓氏发源地中原的河南省,据说田真等三兄弟分家时, 其他的房屋财产均已分好,只有院子内有一棵高大的紫荆树未分。兄弟三人共同商议,第二天早上把紫荆树砍倒,然后均分,谁知晨起发现整株紫荆树全部枯萎叶落。兄弟三人都非常惊异,商议后立即停止砍树,同时连家都不分了。结果第三天,那棵紫荆树又重新枝荣叶茂,田姓的子孙也开始人丁兴旺起来,成为巨门望族。子孙为了纪念紫荆树预示的功劳,便取 “紫荆传芳”为堂号。
  春秋战国“田氏代齐”之后,田姓不断壮大发展。西汉初年,统治者迁田氏族人至关中阳陵(今陕西高陵西南),以削弱其力量。后来,田氏有些族人又迁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 汉代,太尉、武安侯田蚡等就是齐国田氏的后代。
  以后,田氏逐渐播迁至全国各地。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记载,宋代以前,田氏的郡望有平凉、京兆、雁门、太原、天水、信都、河南、福昌、淄州、范阳、颍川、汝阴、并州、易州、汾州、兖州、假丘等。
  田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衍化出其他姓氏。如汉武帝时, 田千秋劝谏武帝疏远方士,并为太子刘据申冤,因功擢丞相; 汉昭帝又允许他坐车出入宫廷,时称“车丞相”,其子孙因此改称车氏。战国时,田氏齐国的君主齐宣王的小儿子田通,封于陆(今山东平原县一带),子孙就以陆为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的小儿子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于乐安,赐姓孙; 田书的孙子孙武、孙武的孙子孙膑后来都成为著名军事家。齐威王的孙子田文(孟尝君),因齐国贵族叛乱而逃至魏,任相国,死后谥文子,其后人遂以文为姓。田氏齐王的子孙也有以王为姓的,汉代王莽的祖先即为田氏。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泽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