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66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820.857.3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华侨”一词原指所有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二次大战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华侨”的含义逐渐演化为专指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定居海外而仍保持着中国国籍的人,与此同时出现的“华人” 一词,则是指那些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定居海外并已取得当地国籍的人。国外还有“华族”、“华裔”称呼的,大体上亦属于华人的范畴。
关键词: 华侨 厦门 概述

内容

“华侨”一词原指所有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二次大战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华侨”的含义逐渐演化为专指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定居海外而仍保持着中国国籍的人,与此同时出现的“华人” 一词,则是指那些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定居海外并已取得当地国籍的人。国外还有“华族”、“华裔”称呼的,大体上亦属于华人的范畴。
  据查考,厦门华侨出国见于文字记载的,当以同安县明盛乡安仁里新埼村(1957年划归厦门市杏林区)的《邱氏族谱》所载元末明初(公元1370年左右)邱毛德渡洋“通番”为最早,其后其他族谱所载渡洋谋生“经商”,甚至“终老卒葬南洋”者更是为数众多了。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取消部分海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取消海禁令,在厦门设置海关,正式开放为 “通商正口”,使厦门与南洋群岛的通航贸易空前频繁,“过番趁食”形成风气。成群的厦门人远渡重洋在侨居地与当地人一起辛勤劳作,开辟荒野,因此在荷兰殖民者抵达印尼、英国殖民者占领马来半岛的槟榔屿之前,厦门华侨在当地经济开发和发展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出现了甲必丹苏鸠岗、李为经、辜礼欢等华社著名人物。华侨从事种植、采矿、制糖、航运、木材加工、开发港口,带去了中国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为当地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部分华侨经营有术,克勤克俭,成为富商,对当地的教育、医疗等慈善公益事业的贡献使他们获得荣誉和声望。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泰、陈谦善、王友海、曾广庇、陈祀柏、黄仲涵、王长水等人。在新加坡和沙捞越纪念性的地名中,金泉路、陈森茂路、泉和道、陈泰坊、陈泰巷、益和路、有文街、声音路、举荐路、延谦坊、王友海街、王长水路等,是以厦门华侨中的优秀人物而命名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加速了半殖民地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日深,灾荒频仍,东南沿海一带人民大批出国谋生。西方殖民者以厦门为据点,肆意拐骗掳掠华工出国为奴,这些命运悲惨的“猪仔”被贩运到美洲各地及荷属印尼。华侨深感祖国的兴衰与自身在海外的地位息息相关,对清廷的腐败无能、祸国殃民十分痛恨,所以孙中山号召革命,华侨奋袂而起响应支持。 厦门华侨中的陈楚楠、杨衢云、徐赞周、陈新政、庄银安、黄金庆、张永福、郑螺生等,或慷捐巨款,或奔走呼号,不惜倾家荡产,甘冒生命危险,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无愧于“革命之母”的称誉。
  在厦门华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倾其财产致力于振兴中华教育事业。其强调中华教育之早,创办学校规模之大,堪称侨界第一人。在本世纪初,陈嘉庚就创立了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直到高等教育的一整套体系。 1913年他创办集美学村,设有幼儿园、小学、中学、 航海、水产、农林、商业、师范等一系列专科,其后又创办了厦门大学,为社会培养了无数英才。抗战期间,新马华侨上自富商巨贾、下至苦力贩夫,莫不出钱出力,陈嘉庚领导南侨总会广泛发动侨胞,为支持祖国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影响巨大深远, 而且超越国界,是侨界一面光荣的大旗。
  厦门早期投资建设,如兴建码头、修筑堤岸、开发房产、建设公路,以及电灯、自来水、电话行业,无一不是华侨投资,后来带动了轻工、化工、纺织、食品、航运业的发展,促进了厦门经济的繁荣。黄奕住、黄钦书、薛敏佬、陈文确、林振宗、陈六使等人都是代表人物。
  二次大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的政局变化,使厦门华侨大多加入当地国籍,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和当地民族、国家的命运与前途息息相关。在为争取华人取得居住国合法公民权的斗争中,陈期岳、许平等等人,据理力争、慷慨陈词,争取各界支持,作了不懈的努力。为了保存华人文化,陈六使率先捐巨资,呼吁创办东南亚华文大学——南洋大学,得到了新马各阶层最广泛的赞助和支持。而在马来西亚,杨金殿以独创形式开展了育才独中运动, 保护华校的生存和发展。他们都在新马华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黄望青在战后从商,曾经营船务、粮食贸易、金融实业等,在许多社团中担任要职.1973年6月他被任命为新加坡驻日本大使,1978年11月兼任驻韩国大使,1980年任满回国。任职期间, 黄望青积极促进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为独立不久的新加坡共和国引进日本资金和技术型工业,这一措施是日后新加坡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原因之一。厦门华人在当地有不少人被选为市、 州议员,国会议员,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如副部长、部长、副总理、代总统、总统等,王鼎昌、王邦文、杨锦成:郭洙镇、科拉松•阿基诺等人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在经济方面,丰隆集团、森林集团、星马屋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丰有限公司、大伟有限公司、五洲行集团、康元集团、淘化大同(马)有限公司、协茂有限公司等厦门华人的企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的领导人都是当地社团的领袖人物,对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十分热心,也关心自己故乡的发展。孙炳炎是新加坡华社著名领袖之一,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对新加坡共和国的文化教育、医疗和体育等事业贡献卓越,荣膺国家元首颁赐的公共服务勋章,社会各界对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出钱出力、坚持不懈地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交口赞扬,但是孙炳炎认为自己深受陈嘉庚毁家兴学、牺牲自我的精神所影响,做人应该为大众、为社会及为国家服务。
  众多的厦门华侨成为居住国公民,成为居住国人民中的成员。 虽然如此,由于历史和血缘的关系,海外的厦门华侨、华人,与故乡和亲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密切的联系,他们是我国和他们所在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纽带和桥梁。
  《厦门人物(海外篇)》收录了以厦门市辖地(包括原属同安、 现属龙海县的角美等地)为祖籍地的华侨、华人、归侨及一部分祖籍虽非厦门但在厦门有影响的华侨、归侨人物共计200多人。
  本书人物传略的素材,均来自海外华人社团出版的各种刊物以及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史料和资料,内中既有已经作古的先贤,也有目前活跃于各国的各界人士;既有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也有已加入居住国国籍的华人,还有一些是回国定居的华侨。
  因编撰者条件所限,资料的收集难尽人意,故疏漏自是必然。 但希望尽可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向读者展示人物风采,所以资料多者详之,资料缺者略之。人物遴选的标准,一是个人事业有所成就、在海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一是热爱家乡和祖国、为发展家乡和祖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作出努力和奉献者。
  所选人物,有影响的历史风云人物、富甲一方的大贾巨商自不必说,一大批经商有成、为侨居地和故乡、祖国的公益事业和经济建设热心而出钱出力者,他们正是华侨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 本书力求通过他们来体现厦门华侨、华人的群体形象和时代特征。
  人物目录以姓氏笔画为序,同一姓氏者,以出生年代先后为序。生年不详或生卒年代不可考者,均以“?”为记号。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厦门人物:海外篇》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华侨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厦门的华侨历史更值得 人们回顾,厦门曾有过不少杰出的华侨人物,既可用来教育厦门 人民及其后代,又可使华侨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