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27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57-358
摘要: 对于景姓,史有介绍:“楚公族也。汉初,徙山东豪族于关中,今好畤华阴诸景是也。楚有景风。”春秋时代源自楚国公族的景氏,依照《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李唐时期,主要繁衍于好畤、华阴两地。好畤,即现在陕西乾县;华阴,指的则是今陕西勉县。而我国的景姓人家,长期以来也是以陕西为最多。《通志》中提到的那位景差,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可占一席之地的人物。他的辞赋,可与屈原、宋玉同享盛名。据说,他是楚顷襄王的公族大夫。古人得姓的途径,大多是以国为氏、以地为氏,或以王父字为氏、以谥为氏,等等。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景源于芈姓。对于景姓,史有介绍:“楚公族也。汉初,徙山东豪族于关中,今好畤华阴诸景是也。楚有景风。”(见《元和姓纂》)“明景清,本姓耿,改姓景。”(见《明史》)春秋时代源自楚国公族的景氏,依照《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李唐时期,主要繁衍于好畤、华阴两地。好畤,即现在陕西乾县;华阴,指的则是今陕西勉县。而我国的景姓人家,长期以来也是以陕西为最多。
  《通志》中提到的那位景差,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可占一席之地的人物。他的辞赋,可与屈原、宋玉同享盛名。据说,他是楚顷襄王的公族大夫。
  古人得姓的途径,大多是以国为氏、以地为氏,或以王父字为氏、以谥为氏,等等。因此根据《姓氏考略》一书的考证,春秋时代齐景公的后裔中,也有以谥为氏而姓了景的,换言之,炎帝神农氏的姜姓子孙之中,也有人以景为姓,这就使得我国的景姓有了两支源头支是颛顼帝的芈姓后裔,一支是炎帝的姜姓后裔,两支均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以景为姓的齐景公后裔,后来的繁衍中心是冯翊,也就是在现在的陕西省境。陕西景氏的名气还是比较响亮的。如汉光武中兴时名列云台“二十将”的大功臣景丹,便是株阳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临潼人。这位汉代的中兴名臣,能文能武,不但学问好,也很有谋略,曾为光武帝击破王郎等,又与吴汉等人大败五校于栋阳,战功彪炳,被封为株阳侯。据说,在封侯的时候,光武帝曾对他说了一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见光武帝的器重。
  景姓名人,战国时楚有将军景翠、景阳,秦末陈胜起义立楚君后裔景驹为楚王,东汉有经学家景鸾,五代后晋有马步军都指挥景延广,后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临漳令景芳,清代有书法家、学者景星杓。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