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173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63-264
摘要: 樊氏,姬姓,周文王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为周宣王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望出上党、南阳。殷民七族有樊氏。根据史书的记载,头一个以樊为姓的,是樊穆仲。其祖乃周文王之子虞仲,换言之,山甫是周文王的曾孙。仲山甫时任周宣王的卿士,辅佐天子治理国家,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中兴”。因此,宣王便将仲山甫封为侯爵,食邑于樊。他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了。樊氏是7族之一,另外6族分别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饥氏、终葵氏。樊族后裔则以家族名为姓。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樊姓子孙,当数战国时代的樊於期和汉初大将樊哙。荆轲刺秦王虽然没有成功,但樊於期的大名却被书之于史册。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樊氏,姬姓,周文王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为周宣王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望出上党、南阳。(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殷民七族有樊氏。(见《广韵》)根据史书的记载,头一个以樊为姓的,是樊穆仲。樊穆仲,字山甫。其祖乃周文王之子虞仲,换言之,山甫是周文王的曾孙。仲山甫时任周宣王的卿士,辅佐天子治理国家,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中兴”。因此,宣王便将仲山甫封为侯爵,食邑于樊(今河南济源西南)。他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了。
  《广韵》介绍说,商亡后,周武王把商的遗民7族划归齐国管理。樊氏是7族之一,另外6族分别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饥氏、终葵氏。樊族后裔则以家族名为姓。
  《论语》记载,春秋末年,孔子有一学生叫樊迟,因向老师问如何种田种菜而被斥为小人。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樊姓子孙,当数战国时代的樊於期和汉初大将樊哙。樊於期本是秦始皇麾下的将军,因故而避难于燕国,受到太子丹的礼遇,可秦始皇却想尽办法要把他抓回去治罪。这个时候,荆轲正好准备去秦国行刺,却苦于没有接近秦始皇的借口,樊於期为了实现除去暴秦的壮举而主动牺牲生命,自刎而死,让荆轲提着他的首级去见秦王。荆轲刺秦王虽然没有成功,但樊於期的大名却被书之于史册。楚、汉之争,樊哙在鸿门宴上勇救刘邦的故事,通过司马迁的生花妙笔,写得栩栩如生。新莽时赤眉起义军领袖樊崇,北齐哲学家樊逊,唐代散文家樊宗师,宋代四川转运史樊知古,明代工部尚书樊继祖,清代画家樊圻,等等,都是樊姓中的优秀人物。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