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17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57-258
摘要: 夏姓是我国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名第55位的姓氏,其来源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有关系。早在虞舜时期,夏部落的前身有崇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曾帮助虞舜治理过洪水。鲧死后,其子禹继位,继续帮助虞舜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降服了水患,中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由于他劳苦功高,舜在去世前,遗命继位。另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春秋时代陈国的后裔,也有以夏为姓的。当时的陈国,是由上古虞舜的妫姓后裔所建,所以说,我国的夏姓,有两个不同的系统。无论是夏氏,还是夏侯氏,长久以来,都是我国的有名姓氏。夏姓在会稽发展成了望族。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夏姓是我国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名第55位的姓氏,其来源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有关系。早在虞舜时期,夏部落的前身有崇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曾帮助虞舜治理过洪水。鲧死后,其子禹继位,继续帮助虞舜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降服了水患,中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由于他劳苦功高,舜在去世前,遗命继位。禹为领袖后,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部城镇),再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曾“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禹死后,其子启正式建立了夏朝,史籍记载说,夏禹的子孙除了用单字“夏”为姓之外,也有用两字“夏侯”为姓的。但夏侯氏得姓比夏氏得姓要迟一些。
  《姓谱》曰:“夏侯,复姓,本姒姓,夏禹之裔。周武王立,封夏裔于杞;后杞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夏侯,爵为侯,因以夏侯为氏。”《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出自姒姓,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他奔鲁,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以为氏焉。后去鲁之沛,分沛为谯,遂为郡人。”另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春秋时代陈国的后裔,也有以夏为姓的。书中说:“陈宣公孙御叔,亦为夏氏,徵舒其后也,望出会稽。”当时的陈国,是由上古虞舜的妫姓后裔所建,所以说,我国的夏姓,有两个不同的系统。
  无论是夏氏,还是夏侯氏,长久以来,都是我国的有名姓氏。
  夏氏称盛于南方的浙江绍兴(会稽)一带,夏侯氏则是山东、四川、甘肃等地的名门望族。
  回顾数千年的历史,夏氏和夏侯氏的名人为数众多,也正由于这样的原因,才使本姓氏享有较高的声名。先秦时期,卫国有一位大力士名叫夏育。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另外,在荆轲刺秦王之时,也有过一个名叫夏无且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提荆轲”,而名列《史记》的《刺客传》。汉代以后,夏姓人的表现更加出色。如光武帝时有一位“著名”学者夏恭,是一位易学教授,拥有生徒一千余人。宋宁宗时,有一位傲视画坛的画家,他是今浙江钱塘人,名叫夏珪。他所绘制的山水被誉为“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宋孝宗皇后的弟弟夏执中,富贵而不弃糟糠之妻的故事,长久以来,传诵不衰。
  夏侯氏虽说得姓迟于夏氏,但其表现比起夏氏来却不一定逊色。说到夏侯氏的武功,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夏侯婴和夏侯渊这两个人来。夏侯婴,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因在攻打秦军时建有大功而被封为滕公,还曾救过太子(即孝惠帝)的性命而受惠帝的信赖。夏侯渊,则是驰骋沙场,为曹操打天下的英雄。晋代的夏统,宋画家夏圭,明名臣夏原吉、学者夏寅,清末学者夏曾佑、出版家夏瑞芳,以及现代考古学家夏鼎等,都是知名人物。
  夏姓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发展成了望族。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