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14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有关阮氏的来源,史书介绍得较为清楚。阮姓的名人,世代不断。正由于这个原因,阮姓在河南的陈留一带,成了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后来其他地方的阮姓,有很多是从陈留迁移出去的。南北朝时期,阮氏也跟其他姓氏一样,有了新的分子加入,那就是《姓氏考略》所记载的:“有石姓改阮者,见南史。”阮氏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大致是在宋朝的时候,《福建省志》有一段记载说:“阮逸,宋仙逸人,一代高士;有阮琳,为蒲田进士。”正好说明了这一播迁情况。西晋的“竹林七贤”中就有阮籍、阮咸叔侄二人,世称大小阮。明朝有怀宁人阮大钺,可惜是个不肖子孙。宋时有律学家阮逸,清时有经学家阮元。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有关阮氏的来源,史书介绍得较为清楚。
  《通志•氏族略》记载:“阮氏,商之诸侯,国在岐、渭之间……子孙以国为氏。"《姓谱》曰:“殷有阮国,在泾渭之间,其裔以国为氏。”《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述的更为具体:“殷有阮国,在岐渭之间,周文王侵阮徂恭,见毛诗,子孙以国为姓,后汉有己吾令阮敦。阮国,陈留。”从这些记载来看,阮姓来自阮,本是殷商的诸侯,位于泾渭之间,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泾川一带。后来,被他们的邻国周吞并,子孙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氏,从而开创了阮姓。
  阮姓的名人,世代不断。正由于这个原因,阮姓在河南的陈留一带,成了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后来其他地方的阮姓,有很多是从陈留迁移出去的。
  南北朝时期,阮氏也跟其他姓氏一样,有了新的分子加入,那就是《姓氏考略》所记载的:“有石姓改阮者,见南史。”石姓,根据《路史》的考证,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石腊的后裔,石腊在当时曾以“大义灭亲"而复安卫国,青史垂名。所以,这一支新加入的阮氏,尽管血脉有异,但世家背景却同样光彩照人。
  阮氏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大致是在宋朝的时候,《福建省志》有一段记载说:“阮逸,宋仙逸人,一代高士;有阮琳,为蒲田进士。”正好说明了这一播迁情况。
  阮氏家族一直是人才辈出。西晋的“竹林七贤”中就有阮籍、阮咸叔侄二人,世称大小阮。阮籍,字嗣宗,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蔑视礼教,常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则变为“口不藏否人物",常以醉酒的方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音乐家阮咸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历官散骑侍郎,相传因他善弹一种四弦琵琶,而将此种乐器称为阮,阮籍的父亲阮璃,为建安七子之一,在汉末曹操幕中,也是较有名气的文学家。
  明朝有怀宁(今属安徽)人阮大钺,可惜是个不肖子孙。宋时有律学家阮逸,清时有经学家阮元。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