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11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关于邵姓的来源,《尚友录》介绍说:“周召公爽后,加邑为邵氏。又望出汝南。”《氏族博考》指出:“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从邑。"“邵”与“召”,是“一姓分二”的两个姓氏。春秋时代,本只有召一个姓氏。战国之后,河南的召氏人家由于某种原因,在自己“召”姓的右边加了一个邑旁,就变成了 “邵“邵”姓问世之后,越来越为大家所熟悉,至于原来的“召”姓,反倒稀见了。《元和姓纂》等书中有所谓"周太保〓”,指的是周成王时,与周公旦同为“三公”之一的召公爽。武王灭纣时,又将他封于北燕。今天的邵姓分布较广,人口较多。据1984年统计,邵姓人口在百家大姓中居第83位。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关于邵姓的来源,《尚友录》介绍说:“周召公爽后,加邑为邵氏。又望出汝南。”《氏族博考》指出:“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从邑。"“邵”与“召”,是“一姓分二”的两个姓氏。春秋时代,本只有召一个姓氏。战国之后,河南的召氏人家由于某种原因,在自己“召”姓的右边加了一个邑旁,就变成了 “邵“邵”姓问世之后,越来越为大家所熟悉,至于原来的“召”姓,反倒稀见了。
  《元和姓纂》等书中有所谓"周太保〓”,指的是周成王时,与周公旦同为“三公”之一的召公爽。他是周文王的庶子,食采于召。武王灭纣时,又将他封于北燕。成王继位,晋升为三公,与周公分陕而治,号为“二伯”,所以又称召伯。自陕以西之地,皆属召公。都城设于今陕西岐山的西南,后来,又向东迁到今山西垣曲的东部。
  历史上的邵姓名人,多出在明清时期。明清之前,较为突出的有北宋时的哲学家邵雍和南宋抗金义军首领邵兴。邵兴,解州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人呼“邵大伯”,常聚众结寨,屡败金军,后被秦桧毒杀。明时,有能诗和书法的山水画家邵弥;清时,有诗人邵长蘅、文学家邵齐煮、史学家邵晋涵、经学家邵懿辰、名臣邵大叶、画家邵云;近现代,有政治家邵力子、邵式平、作家邵荃麟,等。
  今天的邵姓分布较广,人口较多。据1984年统计,邵姓人口在百家大姓中居第83位。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