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91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罗姓是当代第20大姓,其来源与原始社会善于结网(罗)捕猎鸟兽的罗部落有关。据学者研究,这一部落最早活动于今河南罗山一带。夏商时代为芈部落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周武王灭商时,罗被封为子爵,称“罗子国",而正式成了周的属国。春秋初期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湖北枝江和湖南汨罗,为纪念故国,国人便以国名"罗"为姓氏。关于此一说法,史书多有介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说是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急就篇》说是颛顼后,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在罗姓名人中,较为著名的是罗贯中。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今山西太原人。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罗姓是当代第20大姓,其来源与原始社会善于结网(罗)捕猎鸟兽的罗部落有关。据学者研究,这一部落最早活动于今河南罗山一带。夏商时代为芈部落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周武王灭商时,罗被封为子爵,称“罗子国",而正式成了周的属国。春秋初期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湖北枝江和湖南汨罗,为纪念故国,国人便以国名"罗"为姓氏。
  关于此一说法,史书多有介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说是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
  《姓氏急就篇》说是颛顼后,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
  《姓氏考略》称:“《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罗氏,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妘姓,初封宜城,徙枝江,为楚所灭。周末居长沙。”从以上记载得知,罗氏源于火神祝融氏。祝融氏,传说中的古帝,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见罗泌《路史•前纪》卷8)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罟命曰祝融。”(见《史记•楚世家》)今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即是为纪念此人而得名。“(祝融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见《路史•前纪》卷8)祝融氏死后,其后裔传至周朝,被天子封于宜城,称为罗国。
  周时的宜城,相当于今湖北襄阳一带(秦时置为邔县,北魏为宜城郡)。春秋末期,该地为楚国所占,被易名为鄢国。这样,祝融氏的子孙后代便失国南迁,初至枝江(今属湖北),后定居于今湖南长沙。他们以罗为姓,大约就在此时。后来,罗氏世代繁衍,又由此扩至今江西南昌一带。经过无数代绵延,罗氏逐渐发展成为今长沙和南昌两地的盛族之一。
  至于《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提到的“妘姓国”一事,《说文通训定声》有这样的记载,“妘姓”,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当时,“妘姓”中的5个古姓有鄢、郃、路、鄢、偏阳。这5个古姓,皆源于祝融氏。罗氏也是源于祝融氏,故说罗氏为''祝融之后,妘姓国”。因为就家世渊源而言,罗氏与上述“妘姓国”的5个姓氏,是系出一源的。
  罗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其姓源又多了一支,这就是《魏书•官氏志》提及过的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姓罗氏。
  《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也载:“又叱罗氏改为罗氏。五代有罗绍威。望出豫章、长沙。”从三国时起,由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连姓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部分少数民族人士改为罗姓,为罗氏增添了新的血液。
  最先崭露头角的罗姓人,也许始于秦汉之际。其特点是,无论是出现于秦汉时期的罗氏名人,还是后来的三国、南北朝时期的罗氏名人,大都出自罗姓的祖籍襄阳、长沙和豫章三地。如三国时的罗宪,蜀汉太子舍人,是为襄阳人;晋时的武陵太守罗企生,豫章人;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
  隋唐时代,是罗氏的重要发展时期。不仅人才济济,连续涌现出隋末为王室固守山东的罗艺,唐代诗人罗隐以及其兄弟罗邺、罗虬,神武大将军罗士信等,而且在此时期,罗氏族从今湖南、湖北和江西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发展成了中国的大姓之一。
  罗氏播迁到福建和广东一带约始于唐代。据有关资料反映,今福建宁化地区是罗氏在南方的重要基地。此后,他们便南定广东,东渡入台。
  在罗姓名人中,较为著名的是罗贯中。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等作品留传于世。还有近代教育家罗典,画家罗聘,史学家罗振玉,以及当代革命家罗荣桓、罗瑞卿等。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