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5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113-115
摘要: 关于谢氏姓源,《元和姓纂》云:“姜姓,炎帝之允。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可见谢氏的原始鼻祖,是申伯。王后姓姜,以贤德著称。申伯就依姜后兄弟和国舅的身份取得了一份封地——谢。后来,谢被楚吞并,其子孙也就按照当时的习俗,以国为氏,全都改姓了谢。《诗?大雅》把谢国喻为“南国是式”,是因为周天子的都城在洛邑,而当时的谢国位置正好在洛邑之南,故有“周之南国”之称。世居于此的谢氏子孙,不仅繁衍后代,而且成了当地的盛族。这也是谢氏在江南族大支繁,成为一大姓氏的重要原因。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以万钧之势直逼江左晋室。谢姓是当代第24大姓。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关于谢氏姓源,《元和姓纂》云:“姜姓,炎帝之允。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可见谢氏的原始鼻祖,是申伯。
  申伯为周宣王王后的兄弟。王后姓姜,以贤德著称。申伯就依姜后兄弟和国舅的身份取得了一份封地——谢。后来,谢被楚吞并,其子孙也就按照当时的习俗,以国为氏,全都改姓了谢。
  申伯受封的谢国古邑,在今河南唐河南。《诗•大雅•崧高》:“〓〓亶申伯,王缆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诗•大雅》把谢国喻为“南国是式”,是因为周天子的都城在洛邑,而当时的谢国位置正好在洛邑之南,故有“周之南国”之称。这里就成了谢氏的最早源地。
  中国的谢姓,大都源于当今的河南。世居于此的谢氏子孙,不仅繁衍后代,而且成了当地的盛族。尔后,又随时代的变迁,向各地播迁,北至今河北、山西,东到山东、安徽,西抵陕西、四川,南达江南各省。
  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乌衣巷》七绝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借没落的乌衣巷之景,反映了封建社会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但从中也能看出当年王、谢两家的显赫地位。这里所说的王,是东晋朝的宰相王导;谢,就是孝武帝的宰相谢安。
  谢安,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由于晋室南迁,又经淝水一战,谢氏一家为晋室立下了不朽之功,使谢氏在江南大放光彩,荣耀一世,与王导一族并称门第最高的两个大家。这样,谢安不仅把源于河南的谢氏带到江南,而且使它成了江南的一大盛族。
  在晋室南迁之后的300年间,虽然五次更迭朝代,但谢氏家族却一直依然如故,其子孙始终保持了他们世代相承的崇高地位。
  这也是谢氏在江南族大支繁,成为一大姓氏的重要原因。
  谢氏南迁至广东、福建一带,大约始于宋代的景炎年间(公元1276-1277年),即江西宁都的谢新,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于此地为官,这才有后代子孙留居梅州的记载。谢新之子谢天祐,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氏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当时的梅州,即今广东梅县。谢姓入台,则始于明代末年。
  谢氏得姓甚早,但并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在申伯之后的这一系源传至唐代时,便有他姓加入,生出了新的一系。这就是《旧唐书•文苑传》记载的谢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齐散骑常侍,姓谢氏”。谢偃,以善赋著称。他被唐太宗召见时,曾当场献赋,规劝太宗万不可志得而意满,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仍要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就是这位很有胆识的才子,其祖父原本姓直勒氏,后来就改姓为谢了。从此,谢姓多了一个姓源。
  谢姓名人,与它的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一样,也是见诸于史册的。如汉代有巨鹿太守谢夷吾。夷吾深具慧眼,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称誉他是“社稷之六龟,大汉之栋薨”。又有大儒谢该,高士谢谭、谢弼。三国时,有博学多闻的谢承。这些,可谓早期的知名人士。
  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以万钧之势直逼江左晋室。
  在晋室危如累卵的情势下,谢安任征讨大都督,坐镇中枢,统摄一切,其弟谢石为都督,统兵御敌,从侄谢玄为前锋都督,其子谢琰为辅国将军随玄出征,在谢氏一家的带领之下,在淝水大败号称百万的前秦苻坚的军队,使晋室得以偏安于江左。从此,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均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
  以后,更有名见经传之人。南朝诗人谢灵运、谢庄,宋代诗人谢翱、谢杭得、学者谢良佐,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数学家谢希逸等,可谓其中的代表。
  谢姓是当代第24大姓。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