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813
专题名称: 春节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33/001
起始页: 016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也叫做年、过年,是畲族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畲族旧“五日年”,即正月初一至初五,现在节期则大大延长。春节期间,家家贴春联、人人穿新衣,互相串门、拜年道喜,置办三牲厚礼祭祖。其中探亲访友、社交娱乐已成为畲民春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畲民向来十分重视过春节,每年从农历十月开始,就准备糯米酿制“过年酒”。到十二月二十四为“除尘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打扫灶台烟囱,洗刷家具,清除屋内外垃圾。据说这一天还是灶神回天庭汇报的日子,因此各家在打扫完灶台烟囱后,还要备“五果”(糖、花生、豆、栗子、橘子)祭灶神,希望灶神向天庭汇报时多说主人的好话。闽西、粤东一带,十二月二十五开始为“入年驾”,表示已进入年关,要尽量避免与人吵嘴、争斗。 除夕日,畲家人总是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中堂、大门等处要贴春联,粮仓、猪牛圈、坛坛罐罐、桌椅板凳等也要“上红” (贴红纸封条),以祝仓盈库满、人寿年丰。传统上,畲家大年三十还要做年糕,作为春节待客送礼的常备之物。闽西山区一带的畲族有提早吃年夜饭(甚至提早到下午三四点)的习俗,谓之“年三十夜赶饱”。除夕之夜要“守岁”,小孩环坐炉火旁由长辈教唱祖公歌。子时一到,家家争相鸣炮“接春”,以求吉利。 大年初一全家都要早起,穿新装,吃长寿面、黄金糍,见面都互道新年祝福。未成年的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压岁钱。闽西畲族还有“拜年讨喜”的习俗,孩子们一大早便起床,穿上新衣,带着塑料袋或其他袋子,欢天喜地、成群结队地到各家各户去拜年,主人则给每个人发几个糖果或一把炒豆、瓜子之类的零食作为礼物。下午,家家备好三牲福礼、茶酒香烛,到厅堂、老屋、祠堂祭祖。 正月初二至初五为拜年时间,女儿、女婿多于这段时间回娘家拜年,新婚的夫妇也于这段时间上门“做新人”“做新婿”。闽东一带,正月初二还有“赶山发铳”仪式,畲村青壮年男子要带上猎犬上山开铳,报祝猎神,但在正月初五以前不捕杀猎物。 旧俗正月初五为“出年驾”,意为新年节日已过,生活重新恢复正常。闽西、广东的畲族正月初一至初四忌扫地,到初五时要进行大扫除。广东畲族还在初五进行“送年”仪式,家长领着小孩一边清扫,一边喊: “各物祖公,年驾已开,今日送你归天位。有桥莫涉水,有路莫搭船,伙伴相随。快去!快去!快去!”然后众人齐呼“送年”,洒扫完毕,全家团聚喝糖茶,预祝年年有余。 过年期间,畲家村寨还举行对歌、 “打尺寸”、登山比赛等活动,直到过了元宵节,春节活动才算结束。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