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猪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807
专题名称: 抢猪节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33/001
起始页: 016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是浙西南、闽东一带部分畲村的传统节日,以景宁大际乡的畲族抢猪节最具特色。传说过去大际乡畲民养猪总养不大,所以很少有养猪的人家。到明代有一个名叫文成南田的客人赶着七七四十九头小猪到大际做生意,谁知走遍九村十三坝,直到太阳偏西还是无人问津。他只好怏怏地赶着小猪从彭村到西坑底村。途经马氏仙宫时,一头小猪突然跑进了大羊畈,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贩猪客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小猪,想到自己劳累了一整天,不仅没有一点收获,反而赔上了一头小猪,不由得在田埂上大哭起来。满田的农夫都很同情他,大家商量了一下,便决定买下他的小猪,以此来帮助他解决困难。就这样不到一个时辰,剩下的48头小猪就被抢购得一干二净。这一年全大际乡七堡人家养的猪,一头头长得又肥又大,人们不禁感到又惊又喜,便奔走相贺。因为当初那头小猪是在马氏仙宫旁边走失的,人们便认为这是马氏娘娘显灵来帮助大际人了,为了感谢马氏娘娘,大家便议定每年的秋收节选出黄道吉日为抢猪节。抢猪节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都在丹桂飘香的时节。等到那一天,要请来戏班演出,全乡七堡旌旗遮日,锣鼓喧天,去时思寺接神(传说中马氏娘娘的妹子)做客看戏。整个抢猪节要持续七天。在第七天晚上演出结束后,迎神头要把专为宫里养的猪抬去,单等卯时一到,就杀猪为马氏姐妹庆功。而在各个村里戏一散,人们就回家里,把猪杀掉洗净后,绑在一个可以由两个人抬着走的木架上。吃过夜点后养猪人家都支起耳朵细心聆听,单等庙中杀猪时的第一声尖叫,全村的年轻力壮者便立即抬起猪,好似离弦之箭,从四面八方奔向马氏仙宫。最先抬到宫门的猪,被称之为首猪,可以摆在宫的正门口。后来到达的便依先后次序排放,待七堡八村的猪全都到齐后,各村推选出来的董事们便开始评猪,他们评出本次抢猪节最大的猪和最小的猪,同时还要确定最先到达的首猪。三猪确定后,人们便鸣放鞭炮,为三猪披红挂彩。后生们便抬起神像,鸣炮奏乐送神回寺。吹唱班还须吹吹打打地把三猪送回猪的主人家中。其余的猪就各自抬回家中。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