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调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779
专题名称: 闽浙调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33/001
起始页: 011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闽浙调是广泛流行于闽东、浙南、浙西这一畲族最大聚居区的民歌音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高走向为“do、la、sol、mi、re”,旋律进行以宫音到羽音的六度大跳,徵音到宫音的五度大跳,而后迂回下行级进至主音为特征,一字一音,自由节拍。 闽浙调又可以区分为福宁调、霞浦排歌调、福鼎调、景宁调等各具特色的更小区域内流行的音调。福宁调主要流行于闽东福安、宁德、柘荣、周宁、霞浦、福鼎、闽北邵武、浙南泰顺、文昌、遂昌富阳等地,其特点是音域向两头扩展有节奏相对固定,将一句中的七字歌词四三开,而后在三字间或三字末添一衬字,成平分的四音节,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一段体。也有节拍无定,衬字添加相对自由,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句一段体。霞浦排歌调主要流行于闽东霞浦,浙江遂昌、平阳、丽水也有类似的旋法。其特点是大量加入衬词,导致一字一音均衡律动的破坏和歌唱性的增强并使词曲结构产生了特殊的不同步现象,曲式结构为单句变化体,每段由五乐句组成。福鼎调主要流行于闽东福鼎、浙江丽水、平阳、青田、泰顺、遂昌、武义、衢县、兰溪等地。其基本特点为句首出现羽音的自由延长,句末以“sol、mi、re”收尾,词曲同步,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句一段体。景宁调流行于浙南景宁、云和、浙西建德等地,其特点是省略了闽浙调音列中最主要的宫商音,落音于角,其旋法、结构与浙江化的福鼎调没有明显区别。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