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日,是畲汉民族传统新年。这一天凌晨,公鸡开叫,畲民即认为是新的一年到来。家家户户都要选出一人,洗净手脸,点燃茗香,放爆竹“接年”。鞭炮初歇,把茗香分别插到左右大门楣、左右神堂和炉灶上,并对门神、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分别顿首叩拜。而后又在神堂和炉灶上点起红烛或茶油灯,以示虔诚。到了傍晚,也要按炉灶、神堂、大门为序点香燃烛。这个仪式持续在“五日年”内。
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着新装。古时,再穷的人家,也要攒钱给小孩添件新衫。这一天早晨,人人都喝一杯糖茶,而后吃“长寿面”,吃糍,以示新年时(糍)来运到,生活年年(粘粘)甜。一座寮里住着若干户,还要若干盘,每盘若干盅糖茶相互馈饮贺年,以吉利话语贺年。在社口一带畲族山村,各人吃饱早饭,还要装一碗大米饭答碗,以示有吃有余。
吃罢年饭,有的村庄,就开始“赛炮”活动。年青人抱着“单响”、“双响”与鞭炮,各站一个山头,从天亮放到天黑,一直要放到对方哑炮为止,意为看谁“发”的多。细人仔们则走入毛竹林里去“摇竹娘”,他们双脚并立在粗壮的毛竹跟前,在双手高举过头的地方扶着绿竹摇动,边摇边唱:“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青少年则因地制宜开展奕棋和各种游戏活动。如“猴孵蛋”、捉迷藏、打秋千、登山比赛、上山狩猎等。还有的男孩则在家里练笔写字。先写:“新正发笔笔花开,天赐黄金地送财,和合二仙门前坐,招财童子进宝来”的条幅贴在门上,名为“讨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