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祠堂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298
专题名称:
祠堂类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6/001
起始页:
003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定居下来后,畲村的“祠堂”由迁徙时的两只箱子,变为一座三植或五植的房子。 福建省的畲族祠堂比较讲究,特别是闽南的畲家祠堂最为华丽。闽南畲村祠堂俗称“家庙”,多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通常为三开间,中轴线两侧对称,屋顶为双脊硬山式,上面铺红色或灰色板瓦。屋脊末端翘起,踞有鸱尾,脊身重彩。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碧辉煌。内部结构完整,由下厅、下房、角间、天井、大厅、后轩、大房、后房、五间、五间后等部分组成。大厅设祖龛,厅前有辇桥。有的家庙还有护厝,厝内设天井和小房间。 漳浦市石椅村的“种玉堂”蓝氏家庙是闽南著名的畲族风格祠堂,取名为“种玉堂”是取“蓝田种玉”意,意为蓝氏“祖宗积德,钟毓英才”。内之楹联云:“种义耕礼念祖宗聿修厥德,玉荀兰芽愿子孙长发其祥。” 闽东、浙江的祠堂初时为三植房,后来建的一般为两进,分前后座,后座高于前座。前座设戏台,后座放祖龛,两侧有回廊,中间是天井。两进皆单檐悬山顶,悬山顶下设腰檐。一般为土木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
知识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畲族服饰的审美意识、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变迁、畲族服饰的形制及其特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