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厝畲族乡小学教育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152
专题名称: 康厝畲族乡小学教育情况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3/001
起始页: 020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1997年,康厝畲族乡共有31所小学和15个教学点,学生31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康厝学区共有教职员工194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行政与工勤人员12名。全乡各行政村有独立设置的畲族小学15所,学生759人(包括汉族学生),教师46人。1997年,全学区共有畲族在校生718人;当年毕业生107人,全部都升入了中学。 康厝中心小学是全乡最完备的一所小学,设在乡政府所在地。1997年,该校共有在校生777人;教职员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7名(4名畲族教师),行政与工勤人员3名。康厝中心小学是福建日报社的扶贫挂靠点,近几年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除了利用群众交纳的教育附加费外,还由福建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投资5万元,长乐教育局赞助10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2060平方米的4层教学楼,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1997年,已有部分班级进入了新教学楼上课。 近几年来,福建省和福安市的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康厝乡畲族村的小学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福建省政协的一名澳门委员捐资10万元新建半山村民族小学的一座两层教学楼,福安市检察院向金斗洋村民族小学捐资6万元,福安市政协、市民委也分别资助了红坪村民族小学和长潭村民族小学。此外,福安市党委办公室、市交警大队、福安商品开发公司、闽东水电站等单位也分别向康厝畲族乡的界竹村完全小学、湖洋村小学、填秦完全小学、象地完全小学和岭尾小学捐资,扶持这些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在当地乡村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或强化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风尚。 目前,康厝畲族乡还有部分山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如凤洋畲族村民族小学的校舍不足且已很破旧,学前班的儿童只能在村祠堂上课。为建新教学楼,村委会的干部正在四处奔波,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