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水土流失统计状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118
专题名称: 福安市水土流失统计状况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3/001
起始页: 0153.pdf
专题类型: 数据统计

专题描述

受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福安历史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949年,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50年代“大炼钢铁”,大量采伐林木为燃料,再度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据1984年的调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70,395亩,占陆地总面积的10.42%。水土流失不仅直接造成土层浅薄,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而且还容易造成泥沙淤积,使灌溉渠道受损、河床淤积,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便。 福安的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红壤区,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60%。水土流失类型以面蚀为主,面蚀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0.8%。从总体上看,陡坡水土流失所占的比例最大,缓坡其次,平缓坡较少。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自然因素是福安的降雨量多,且降雨日集中,暴雨频繁;人为因素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加大了洪水灾害的破坏力。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