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筋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整合畲药学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1884
专题名称: 毛筋草
其他名称: 白茅根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2/001
起始页: 0392.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毛筋草,即禾本科(Gramineae)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ss)C.E.Hubb.]的干燥根茎[1],为畲族常用药材。毛筋草又名白茅根。 白茅为多年生植物,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cm,具1~3节,节无毛。叶鞘聚集于秆基,甚长于其节间,质地较厚,老后破碎呈纤维状;叶舌膜质,长约2mm,紧贴其背部或鞘口具柔毛,分槃叶片长约20cm,宽约8mm,扁平,质地较薄;秆生叶片长1~3cm,窄线形,通常内卷,顶端渐尖呈刺状,下部渐窄,或具柄,质硬,被有白粉,基部上面具柔毛。圆锥花序稠密,长20cm,宽达3cm,小穗长4.5~5(~6)mm,基盘具长12~16mm的丝状柔毛;两颖草质及边缘膜质,近相等,具5~9脉,顶端渐尖或稍钝,常具纤毛,脉间疏生长丝状毛,第一外稃卵状披针形,长为颖片的2/3,透明膜质,无脉,顶端尖或齿裂,第二外稃与其内稃近相等,长约为颖之半,卵圆形,顶端具齿裂及纤毛;雄蕊2枚,花药长3~4mm;花柱细长,基部多少连合,柱头紫黑色,羽状,长约4mm,自小穗顶端伸出。颖果椭圆形,长约1mm,胚长为颖果之半。花果期4~6月。 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生于低山带平原河岸草地、沙质草甸、荒漠与海滨。也分布于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亚、高加索及地中海区域。模式标本采自法国南部。

知识出处

整合畲药学研究

《整合畲药学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整合了常用畲药的植物资源、栽培、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标准、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等诸多方面内容。全书收录常用畲药186种,包括重点介绍的11种收载于201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最常用畲药和27种次常用畲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