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卵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1302
专题名称: 染卵草
其他名称: 别名:擦草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357.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茎、根及根茎。 【原植物】 多年生攀缘草本。根数条至数十条簇生,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茎具棱,棱上有倒生小刺。叶四片轮生,主茎上有时有六片轮生,具长柄,叶片的形状变化很大,卵形、三角状卵形、卵状心形、卵状披针形至近线状披针形,先端通常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粗糙,下面沿中脉及叶柄均有倒刺,全缘,基出脉5,稀有3或7,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聚伞花序圆锥状,腋生及顶生;花小,黄绿色,5数;花萼不明显;花冠辐状,直径约4mm,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子房2室,下位,花柱上部2裂。果球形,直径4~6mm,红色后转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路边、溪沟湿润之林下灌木丛中或林缘。全国有分布。 【采收加工】 秋季挖取根,洗净,切成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圆柱形,略弯曲,长10~30cm,直径1~6m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激舌。 茎弯曲成团,四棱形,长短不一,生有白色倒钩刺。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叶多破碎,脱落,下面生有白色倒钩状刺,表面绿褐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根含蒽醌衍生物等。 【药性】 阴药。 【主治】 闭经,白带,产后出血不止,新生儿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10~20g,茎10~15g;鲜用可达100g。外用适量。 【附方】 1.闭经:染卵草根15g,丹参10g,水煎服。 2.白带过多:染卵草根30g,水煎服。 3.产后出血不止:染卵草根、牛尿刺根各15g,黄酒煎后,药汁加红糖适量冲服。 4.新生儿小便出血:染卵草根1~3g,水煎服。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