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宁德市畲族做七月半节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239
专题名称:
宁德市畲族做七月半节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087.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做半”,亦称“敬祖节”、“祖宗节”。汉族以为“鬼节”,畲族则为“神节”,祭祀十分隆重。各家筹办鸡、肉、鱼、米粉、面条、饭、笋、豆等,置于木盘,集中陈列于宗祠祭祖,俗称“祠祭”,或摆供自家厅堂祭祖,俗称“家祭”。在节日前后,与结伴上山打猎之俗,称“秋社”或“秋猎”。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要祭拜祖宗,祭拜的时间是在下午的2点至4点之间,桌上的祭品摆设与做大年、做节基本一样。做七月半,只是把糍粑、粽子换成了白米干饭,并要在桌子的周围,摆放凳子,每碗饭的旁边再摆放一双筷子。烧粗纸的冥钱,改为烧黄色的冥钱。到这一日户主无论如何都要赶回,为祖宗祭拜。有一句古语说道:“做年不回无母,做七月半不回无祖。”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