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司前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地理名称: 古镇司前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868
异名: 池村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117.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泰顺县

介绍

司前畲族镇驻地司前,古称“池村”。是飞云江源头,左溪、里光溪经村而过,在迥澜桥下形成一大深潭叫“百念潭”,因池姓村民早上到潭里挑120担水而得名。可见当时司前村之大。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置池村巡检司于此。村民围着该司的前面建房居住。问:“住于何处?”答:“巡检司前面。”久之,就称为“司前”。 清中期,陶姓兴旺,建起“圆门楼”等大宅多处。同治时,陶化龙率子孙三代同力建成迥澜大桥,天堑变通途。历经风雨,雄姿不减,仍发挥重要桥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实施下山扶贫,林山等周边畲村搬到司前。尤其是实施整乡搬迁工程后,黄桥、峰门数千人搬至此地,人口大聚,全镇近2万人,其中畲族2800人。镇政府所在地的司前村人口近8000人。 在红岩隧道未通车前,距县城40公里,通车后13公里;到杭州480公里。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泰顺民族中学设于此,不远处的里光是清《泰顺分疆录》作者林颚的祖居地。为传承弘扬畲族文化,镇、村每年都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乌饭宴”等,是县内重点民族文化村。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泰顺畲族的迁徙与繁衍、人口分布、畲族语言、畲族服饰、畲族民歌、畲家传说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泰顺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