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地理名称: 云门村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856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249.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隶属: 周宁县咸村镇
辖区: 云门;赤坡坪

参考方位

位于乡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处

介绍

云门村隶属周宁县咸村镇,位于乡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处。海拔200米。下辖云门、赤坡坪2个自然村,共3个村民小组。 1993年,全村70户378人,其中男204人、女174人,系纯畲族村;耕地面积212亩,其中农地面积112亩、水田面积100亩;当年粮食总产量142吨,亩产量669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76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06元;村有医疗站1个;小学1所,教师公办1人、民办2人,在校生43人。 云门村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水果,主产稻谷、茶叶、水果和蔬菜,兼禽畜养殖,村民部分外出经商务工。 2005年,全村74户410人,有耕地面积160亩,林地面积1307亩,粮食总产量5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小校1所,教师3人,在校生37人。 云门村蓝姓先祖蓝圣元,原居罗源,其二子元祥迁居宁德七都白岩(北山)后迁云门娶妻钟氏,生三子发族至今已有400多年。村内有云门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清道光年间,正殿高13米、竖有直径0.6米、长5~6米,八角石柱18根,占地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保护较好的古建筑。 云门自然村清代属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宁德县咸杉乡。主姓蓝,清代从宁德后山迁入。云门村后山称蛇山,传说蛇头是一块天然巨石,与蛇头巨石对峙的是一块蛤蟆形巨石,风水先生看出了这块地形的奥妙,叫村人把祖墓迁建在蛇形石后。迁墓以后,对面村的公鸡几天都不叫了,泉水也变得浑浊不清,于是就另找原因。最后一个卜卦先生告诉村人,是风水被云门村占了,并教给了他们破解的方法。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一下子雇了18个石匠,到云门村后山蛇头石前的一块巨石上凿了18级台阶,象征18只脚的蜈蚣,于是蛇山风水给破了,风水也不灵了。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门
辖区
赤坡坪
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