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地理名称: 福鼎市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785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181.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市(地区、自治州、盟)
隶属: 宁德市
经纬度: 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

参考方位

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

介绍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东南方为东海,西邻柘荣县,南与霞浦县为邻,东北、西北分别与浙江省苍南、泰顺两县接壤,正北的分水关为闽浙两省的分界地。境内东西宽79.3公里,南北长57.4公里,陆地面积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363人。 清乾隆四年(1739年),析霞浦县地置福鼎县,历属福宁府、闽海道。1949年6月10日解放,历属福安专区(地区)、宁德地区,1995年撤县设省辖县级福鼎市,现由宁德市代管。福鼎方言较为复杂,绝大多数人讲桐山话,贯岭、前岐、沙埕一带讲闽南话,秦屿镇的秦屿讲福州话,少数村庄讲长乐话、汀州话、莆田话。畲族多数用本民族语言。 福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出东北、西北、西南向东南沿海倾斜。全市最高峰青龙山海拔1141米。海岸曲折,岸线长359.6公里,岛屿众多。沙埕港水深浪静,为著名渔港。主要河流桐山溪,干流长43.4公里(境内32.3公里),流域352.6平方公里(境内193.6平方公里),独流入海的溪河有赤溪(七都溪上源)、大澜溪、大岳溪、硖门溪、岩前溪、三沙溪等。大嵛山岛上有天然淡水湖。福鼎市年平均气温18.2℃;1月平均气温8.6℃,7月平均气温28.3℃;年均降水量1669.5毫米,无霜期268天。境内耕地29.85万亩,有林地140.85万亩。林木蓄积量140.8万立方米,毛竹1989.1万根,森林覆盖率65.5%,300亩以上连片草场30万亩。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7.26万千瓦,可开发3.73万千瓦。矿藏有玄武岩、铅、锌、银、铁、石灰石、叶蜡石、高岭土、辉绿岩、花岗岩。福鼎为省茶叶、四季柚、槟榔芋(福鼎芋)生产基地。茶叶以白琳工夫、香云花茶、大白毫著称。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小麦、大豆、马铃薯、茉莉花、黄麻、烟叶、油菜籽、油茶籽、药材、席草、蘑菇、柑橘、枇杷、杨梅、梨、柿、蜜桃、李、黄鱼、带鱼、墨鱼、鳗、贻贝、石斑鱼、蚶、蛏、牡蛎、海带、紫菜、兔毛、家畜良种福安水牛等。是闽东主要工业基地之一。沈海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福温铁路穿境而过,国道104线自福鼎分水关入境;城区离省会福州市299公里,沙埕港距台湾省基隆港142海里。 太姥山是汉武帝所封“三十六名山”之一,素有“海上仙都”之誉,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鼎城南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城西龙山溪畔有明参政游朴读书处圆觉寺旧址,鳌峰山有始建于南朝的昭明寺、昭明塔。塘底明建城堡仍坚固完整。秦屿镇是海防要地,明末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黎鹏举、朱玑转战于此,民族英雄张煌言也在此屯过兵。冷城(潋城)尚存明代城堡、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遗址和古刹灵峰寺。叠石银硐留有40余处宋代银矿遗址。白琳狐尾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店下巽城马兰山有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 畲族雷姓先祖从罗源县北岭迁入福鼎白琳镇牛埕下村后,畲族钟、李、蓝、吴各姓陆续从福州连江和上杭方向陆续迁入,以垦山种菁兼狩猎为业。清乾隆年间“一体落籍”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稻谷、甘薯、大小麦和种茶为生,传承至今。 2005年,全市有畲族村委会25个。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德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