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洋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地理名称: 过洋村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660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074.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隶属: 甘棠镇
辖区: 过洋;石壁头;笊篱壑;猴池;岔栋;野马壑

参考方位

位于甘棠镇西南部,距镇区3公里。

介绍

过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甘棠镇,位于甘棠镇西南部,距镇区3公里。海拔70米。下辖过洋、石壁头、笊篱壑、猴池、岔栋、野马壑等6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小组。 1985年供电。1993年全村206户872人,其中畲族116户657人;耕地面积826亩,其中农地286亩、水田54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10吨,亩产量496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70公斤,人均纯收入1050元;村级集体收入500元,村办有茶场1个;有个体商店4家,医疗站1个;完全小学1所,5个教学班,教师公办3人、民办4人,在校生150人。过洋村主产稻谷、毛竹、优质茶叶、葡萄等,尤以无公害茶叶闻名。 2005年,全村216户963人,其中畲族126户504人,占全村人口52.34%;耕地面积956亩,林地面积3314亩,粮食总产量153吨,人均占有粮食159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小校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125人。 过洋村委会驻过洋自然村。相传郭洋谐音为“过洋”。清代有古道通宁德,曾经商贾云集,经济一度很繁荣。现村里建有1座民族宫,为村民盘歌场所,1990年国家民委授予过洋村“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 “过洋村”又名“过洋里”、“柳洋”,相传原为郭姓人所居,又称“郭洋”,后郭氏迁出,蓝、雷诸姓迁入。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秦溪乡沿江里二十八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三塘镇鹳里保。今属甘棠镇,位于甘棠镇中部,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海拔70米。村舍建于小盆地中,北垄头山,南坝头山,西岔门,村西有小山涧绕村而过,村落由上洋中、下洋中构成。1990年全村有土木结构房屋54座,钢筋混凝土结构2座。共有耕地215亩,其中水田142亩。耕作地点最远3公里,最近的在村口。有机耕路直抵村口。主姓蓝姓由霞浦盐田高山迁入;雷姓由宁德猴盾迁入;钟姓为大林支派,清乾隆年间迁入。盛产巨峰葡萄。1988年4月过洋村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甘棠镇
隶属
过洋
辖区
石壁头
辖区
笊篱壑
辖区
猴池
辖区
岔栋
辖区
野马壑
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