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福湖民族中心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唯一号: 130931020230000130
机构名称: 罗源县福湖民族中心小学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39/001
起始页: 0246.pdf
前置机构: 福湖私塾
起始时间: 1865年

机构描述

罗源县福湖小学前身是福湖私塾,于同治乙丑年(1865年)由雷春林等人组织创办,校舍设在雷家古屋内,只有一个教学班,招收8~15岁少年入学,先生一人,伙食酬金由学生家庭共同募集。此间培养了贡生4名、秀才多名。民国12年(1923年)改名为福湖学堂,迁址福湖祠堂,后因战乱,几次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定名为福湖初级小学,校址先设雷家古屋内,后又迁至福湖清溪境祠堂内,先派一名教师任教。1956年,政府出资筹建一幢两层土木结构教学楼,教师增至2名,开设1~4年级复式教学班。1974年,学校迁址,新建砖木结构教学楼和食堂,开设五年级,成为完全小学,改名为福湖小学,教师增至5人。1991年后,为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新建三层教学楼1幢,逐步完善了操场、跑道、围墙、师生宿舍、食堂等设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具仪器和图书资料。1995年,改名为福湖民族中心小学,此后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招生范围遍及霍口的各畲族村落,学生8个班近300人,教师13名,逐步完成了占地4039平方米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求实、团结、创新、进取”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弘扬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四个100%,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原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习近平,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江家福,副省长汪毅夫等领导先后来校指导,美、英、日、俄等国家客人也来校考察访问,提供了宝贵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福州德育先进单位、罗源县文明学校、福州市文明学校等称号,学校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雷春林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