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凤冈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唯一号: 130930020210000038
人物姓名: 谢凤冈
人物异名: 号:梧亭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81.pdf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898年
卒年: 1944年

传略

谢凤冈谢凤冈(1898-1944)号梧亭,少聪慧,及长,好文学,长诗词,毕业于燕京大学。1922年投笔从戎,在冯玉祥手下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秘书,随冯玉祥进京驱逐废帝溥仪。1925年参加西北边防军督办文官考试名列第三,派任良乡县长,嗣又为张家口铁道局长。后在北平市政府秘书任内,因不满军阀混战,吏治腐败,愤然弃职回家。从给七步陈襄候诗“鸣髇风急近霜天,幅裂河山一怆然,鱼肉黔黎苟税敛,乾坤血泪起烽烟。”可见其当时心迹。芦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他在家乡发起成立抗日后援会,任会长,宣传战日,表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他在与政和县交界的路亭写下“来来救国,不分男女老幼,去去守土,无论南北东西”的著名抗日标语对联。至今犹存留亭梁间。在家期间,曾一度应邀出任政和仙溪中学校长。学生陈龙基病故,他为之撰輓联:“敌寇方凶,正待青年挥铁血,国家多难,何期黄土盖文章。”其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他受父兄影响,也悉心钻研医道,医术精通,救人活人无数,从不收诊金,乡人咸德之。风冈英年早逝。著有《擎人室》诗集二卷遗世。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