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抛新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386
颗粒名称: (七)抛新婚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
页码: 212
摘要: 本文讲述在隆教乡,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晚,民众会到王公庙迎神出庙,然后在几处祖祠轮流供奉,让信男信女烧香拜祭。至正月十八日神返庙时,会开展三项民俗活动,其中之一是“抛新婚”,后来改为新郎、新娘双双“拜王公”。此习俗危险但令大家欢乐,一直沿袭至今。
关键词: 隆教乡 抛新婚 拜王公

内容

在隆教乡,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日晚,后沙、后厝、墩里和新厝等自然村民众要到新圩附近的王公庙迎神出庙,然后在后厝的三房祖、祠堂,墩里的顶厅和新厝的旧学校大厝等四处祖祠轮流供奉(每处只停留一天一夜),让信男信女烧香拜祭。至十八日神返庙这一天,要开展三项民俗活动:其中之一是“抛新婚”。在这一天村里的人们要千方百计把当年结婚的新郎官找出来(因惧怕“抛新婚”,许多当新郎的都采取躲避的做法,也叫“跑新婚”),然后强行把他们拉到这天停放神像的祖祠广场上,由一群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先将其按倒并横抱着向空中用力抛上去再接回来,如此反复数次,呐喊声此起彼落,广场上热闹非凡。此举令大家非常欢乐,但也非常危险,因为“抛新婚”时曾有人摔伤,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新郎被摔伤致死的悲剧。后来改用新郎、新娘双双“拜王公”的做法,一直沿袭至今。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出版者:黄河水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畲族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产特产、文物、古迹、家庙、佛庙、道观、摩崖石刻、古墓、书籍文存、家谱、教育设施、民间故事、传说与表述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隆教乡
相关地名
新圩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