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闽大王”陈吊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037
颗粒名称: 一、“镇闽大王”陈吊眼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284-285
摘要: 陈吊眼(1250~1282年)是南宋末年福建著名的抗元首领,出生于福建云霄。他曾率领起义军在漳浦、漳州等地与元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展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提出“畲汉一家亲”的口号,动员贫苦农民不分畲、汉,共同抵御元兵,使得起义军力量迅速发展。陈吊眼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曾两次攻克漳州城,杀死招讨使傅全和万户府知事阚文兴等元军将领,使元军遭受重大伤亡。然而,最终在元军的强大攻势下,陈吊眼被擒并英勇就义。他的牺牲激发了更多的民众投入到反元斗争中,使得漳、汀一带的农民反元斗争连绵不断。
关键词: 畲族 人物传略 抗元

内容

陈吊眼(1250~1282年),一名陈大举,又作陈钓眼,畲族。福建云霄南山保牛坑村杜塘红溪坂(今淹没于杜塘水库)人,宋末元初福建著名抗元首领。云霄民间多呼陈吊,因曾称号“镇闽开国大王”,亦称“陈吊王”。
  陈吊眼生活在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南宋末年。此时,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元军步步南下,文天祥、张世杰先后率宋兵残部南撤入闽,福建各地农民纷起抗击元军。1276年,陈吊眼在漳浦举义。由于陈吊眼从小生活在汉、畲杂居的村落,一家兄妹又与畲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陈吊眼的母亲即为畲民),加上陈吊眼为人刚直豪爽,当地汉、畲村民对吊眼都十分爱戴。陈吊眼以“畲汉一家亲”的口号,动员贫苦农民不分畲、汉,共同抵御元兵。一时间,起义军力量迅速发展。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进入福建,南宋叛臣蒲寿庚以泉州降元。次年,宋名将张世杰率淮军往泉州围讨蒲寿庚。陈吊眼闻讯,迅速率众与另一个义军首领许夫人直驱泉州,合力围困。蒲寿庚闭城固守,张、陈、许合兵围困泉州3个月未能攻克,最后反被元将唆都所败。
  陈吊眼受挫以后率军回寨,养精蓄锐。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陈吊眼所部经数月休整,决意奔袭漳州城。攻入漳州城不久,恰好遇到元将张弘范受命南下,兵锋正盛。陈吊眼自量难敌,便利用夜色撤离漳州城。至元十七年(1280年),陈吊眼利用中秋元军疏于防范的机会,再次突袭漳州城,杀死了招讨使傅全,万户府知事阚文兴也在此役中战死,城中元军大部阵亡。
  漳州之役的胜利,使陈吊眼军威大振,兵员猛增,聚众10万,连克50余寨,并分兵扼险固守:陈桂龙驻九层漈,吊眼驻漳浦峰山砦,陈三官驻水篆畲,罗半天驻梅龙长窖,陈大妇驻客寨畲。这些山寨地势险要,元军来犯,义军居高临下,矢石如雨,元军无法得逞,反而遭受重大伤亡。
  陈吊眼二度攻克漳州城之后,震动了元朝廷。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元世祖敕封完者都为镇国上将军、征蛮都元帅,高兴为副都元帅,率军入福建,企图一举肃清吊眼抗元起义军。完者都率军进入福建后,先用大军镇压政和的黄华起义军,迫使黄华投降,并授黄华为征蛮副都元帅,与完者都、高兴一同征伐。元军利用黄华为前驱。黄华熟悉起义军山寨作战的特点,带领元军步步进逼,使陈吊眼据守的山寨逐个丧失。
  至元十八年(1281年)冬,元将完者都与高兴攻破陈吊眼15寨,迫使吊眼退保千壁岭,不幸为元军所擒。翌年三月,陈吊眼被元军押送到漳州城,英勇就义。陈吊眼被杀后,其余部吴满、张飞等继续坚持反元斗争,至死不渝。漳、汀一带的农民反元斗争,仍陆续发生,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吊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