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样本的媒介使用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930
颗粒名称:
(二)样本的媒介使用情况
分类号:
G206
页数:
3
页码:
386-3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调查显示,电话(尤其是手机)是畲族人主要交流工具,而传统媒体使用较少。互联网普及有限,主要因缺乏电脑和操作技能。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手机上网,聊天和浏览新闻是主要活动。多数村民希望看到更多畲族信息,但部分人对新事物有抗拒。
关键词:
畲族村
样本构成
媒介使用
内容
1、电话(固定电话或手机)
(1)电话拥有量:调查样本中拥有电话(固定电话或手机)的占82%,其中有手机的占样本总数的80%。(见图2)
(2)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主要用于通话(占100%),其次为发短信(占27%),再次为上网(占25%)。其中通话对象主要为家人(占78%),其次为朋友(占71%)。(见图3)
手机订制短信现象不太普遍,仅占38%,订制内容主要是新闻(29.6%)、娱乐(29.6)、气象(18.5%)。
上网的人群每月手机费明显高于不上网的人群,上网的村民每月手机话费50—100元的占56%,不上网的村民手机话费集中在30—50元,占50%。
调查显示,半数村民不用手机的主要原因是“用不着”,少部分人是因为信号不好或其它原因。
固定电话和手机成了畲族人的日常交流工具,特别是手机,成了人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不过,由于受到某些电波的干扰及移动电话基站的分布问题,致使部分区域手机信号太弱,不如固话方便。
2、传统三大媒体
(1)报纸:阅读报纸的人数寥寥无几,仅占样本总数的5%,这与畲族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2)广播:广播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仅有9%的人经常使用广播。有的村子有扩音喇叭,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3)电视:电视十分普及并且受到广泛的欢迎。93%的人经常接触电视媒介,除去部分喜欢上网的年轻人外,大部分人最喜爱的媒介仍是电视。
3、互联网
(1)电脑上网情况:
样本中拥有电脑的人数并不多,各个村子情况差别较大,这与村子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调查对象中有52%的人从不上网。
年轻人中上网的比例较大,被调查对象中35岁以下上网的占95%,60岁以上没有一人上网。上网的场地以家里居多,占56%,在网吧上网的占41%,在单位上网的达30%。其中,在网吧上网的以2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不上网人群中农民的比例最大,达86%。
上网内容以QQ为最,占70%,在35岁以下人群中非常流行,博客、空间次之,占52%。(见图4)
上网人群中有70%的村民自觉搜索过畲族信息,主要是音乐(占37%)、舞蹈(占44%)。网友们知道自己是畲族人的占78%,而大部分人表示希望在网上看到更多本族信息,达93%。
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没电脑(占38%)和不会操作上(占72%)。大部分村民表示,只要条件许可,他们愿意加入网民的行列(占52%),不过这样的比例却令笔者始料未及。在这48%不愿加入网民行列的人员中,没有手机的达78%,这样的结果又似在情理之中,这些村民对于新事物的抗拒可见一斑。
(2)手机上网情况:
手机上网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表示用手机上网的有52人,占拥有手机人数总数的58%。其中,用手机上网聊天的占63%,其次为浏览新闻,占37%。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赞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畲族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