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元素杂糅带来的外观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61
颗粒名称: 一 元素杂糅带来的外观变化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新制作的畲族服饰中,出现了多民族服饰元素的杂糅,导致了畲族服饰外观的变化和跨民族糅合。元素杂糅类型包括对不同地域畲族服饰式样的元素进行杂糅,以及跨越民族界限,对各民族服饰中的元素进行糅合。这种糅合有时跨度甚大,甚至跨越南北民族服饰。
关键词: 畲族服饰 保护传承 浙闽地区

内容

畲族传统服饰有一定的固定式样和装饰风格,在新制作的畲族服饰中大面积地出现了多民族服饰元素杂糅,这种元素杂糅导致了当代畲族服饰外观的变化。元素杂糅有两种类型:一是在畲族服饰类别内,对不同地域的畲族服饰式样中的元素进行杂糅。例如,穿着罗源式的交领上衣,佩戴景宁的珠饰凤冠。还有一种是超越民族界限,对各民族服饰中的元素进行糅合,比如苗族服饰的华丽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堪称首屈一指,现代畲族服饰中将其元素借鉴过来,在服装的花边边缘加缀银链流苏或直接在镶边百褶裙外添加裙片装饰。这种跨民族糅合有时跨度甚大,甚至是对南北民族服饰间的元素进行杂糅。比如,畲族是典型的南方山地少数民族,喜用短裙绑腿和镶滚绣花装饰,但是在景宁三月三的行嫁踩街活动中的伴娘服饰(见前文图5-3)是在畲族服装的外面套上镶有毛边的短外套,这显然是对北方游牧民族服饰元素的借用。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