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祖先与图腾崇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86
颗粒名称: 三 祖先与图腾崇拜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3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信仰中存在着多图腾崇拜,盘瓠被视为畲族的始祖,也是畲族共同认同的图腾符号。盘瓠在传说中是一种神奇的神兽,畲族人民世代传承和歌颂其功绩,在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凤凰同样是畲族所崇拜的图腾形象,源自于盘瓠妻子的传说中所穿戴的凤凰装束,同时也因长期与汉族文化交融而得到发展。凤凰崇拜在畲族的服饰中得到体现,畲族女子的传统服饰被称为“凤凰装”。
关键词: 畲族 祖先 图腾崇拜

内容

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性的祖先崇拜,图腾作为一种祖先认同外化的符号性表现,更多的起到一种族群识别的符号性作用。畲族是一个多图腾崇拜的民族,除了盘瓠乃是全体畲族共同认同的始祖外,凤凰也是畲族人民认同的图腾形象,另有一些学者认为盘瓠图腾本身就是鸟犬合一的图腾,而非单一的犬图腾。
  (一)盘瓠信仰
  盘瓠(槃瓠)是上古的神兽,是现今苗、瑶、畲、仡佬等民族信奉的祖先。盘瓠本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犬名,相传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条金龙,遍体斑纹,育于盘中,后变成龙犬,高辛皇帝赐名龙麒(期),号称盘瓠。“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排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盘,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②。后犬戎入侵,高辛皇帝发榜征天下英雄,帝下诏求贤,告示天下能斩犬戎番王头者妻以三公主。盘瓠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它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提前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开荒种田,繁衍后代。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自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祐,女儿嫁给钟智深(有的地方亦作“志”),故有畲族“盘、蓝(现今有些地区写作‘兰’)雷、钟”四大姓氏。
  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闽东、浙南又称盘瓠为“龙麒(期)”、“盘瓠王”、“忠勇王”,表现形态有龙犬、鱼龙、龙、麒麟等。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尊称为“忠勇王”。虽然畲族族民散居各地但“始终保持对始祖盘瓠的信仰,这个信仰贯穿在组图、族谱、祖杖、传说、山歌、服饰、习俗、祭祀等方面,在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维护民族内部凝聚力和加强民族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意识”①。在记载畲族民族传说的“祖图”和《盘瓠王歌》(又称《高皇歌》)中,盘瓠信仰被演变为生动感人的神话故事,在畲民中世代相传,成为畲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盘瓠信仰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祭祀仪式和仪式工具,如每年的祭祖活动和祖图、神牌等,并形成了“做醮”、“传师学师”、“做西王母”、“吃乌饭”等一系列与之相应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盘瓠变成了龙犬,象征着神祖盘瓠的犬头祖杖变成了龙头祖杖。畲族的盘瓠信仰虽已有所削弱,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已稀释了纯粹图腾崇拜的意义,但是盘瓠作为图腾的符号,其图腾名称、祖先观念、图腾禁忌、图腾艺术等各要素在畲族社会生活中仍有相当完整的体现。不论在浙江还是福建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在畲族村走访所至的一些传统畲民家庭至今仍在住房中堂安放有盘瓠的祖先牌位或榜书(畲族榜书即在红纸上用毛笔墨书祖先名号牌位)。
  (二)凤凰崇拜
  凤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典雅等至圣至美的化身,与龙一样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畲族的图腾崇拜中,盘瓠与凤凰是共存的,在畲族传统习俗中,“凤凰”是使用率很高的专用语之一,如服饰中的“凤冠”、“凤凰装”,发式中的“凤凰头”、“凤凰髻”,婚联及山墙上的“凤凰到此”批文以及传说中的祖居地“凤凰山”等。畲族的凤凰崇拜情结并非偶然,而是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来自始祖传说,凤凰形象来自民族传说中身为盘瓠妻子的三公主成婚时帝后所赐的凤凰装束,三公主的女儿出嫁时亦作凤凰装扮,自此畲族女子均以凤凰装束为美。此外,畲族认定广东凤凰山是本族的发祥地,畲族先祖是自凤凰山迁移至现今的各处居住地的,故对于凤凰山的崇拜也是各地畲族中普遍存在凤凰崇拜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是长期畲汉文化交融的结果,汉文化中对“狗”形象的鄙视心理使得“狗头人身”的盘瓠形象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与汉文化相契合的凤凰崇拜则不断发展,最终得以全方位地融入畲民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第三是族源影响因素,在畲族族源的考证上,大致有畲瑶同源说、古越后裔说、东夷说、土著说和河南夷人说几种说法,其中东夷乃拜鸟的部族,凤凰崇拜有可能是自此而来。凤凰崇拜在畲族女子服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们的民族传统服饰又被称为“凤凰装”。在实地考察中,浙闽地区的畲族村庄中随处可见白色外墙上绘制着来源于盘瓠妻子身化彩凤及昭示本族来源于“凤凰山”的凤凰图案,上书“凤凰到此”四字(见图1-6)。可见在畲族人民的传统意识中仍保存有“盘瓠后代”的族群认同意识。
  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的基本形制和刺绣吉祥寓意都与汉族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大批汉人进入畲民集中聚居的闽粤赣交界区,特别是明清之后汉畲互动程度日深,凤凰的意象因其高贵的寓意且与汉文化相契合而受到重视,于是凤凰便成为凝聚族群认同的另一种象征符号,被畲族的知识分子写进追溯祖居地的历史记忆当中,并以谱牒的书面形式和神话传说的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其中“三公主”凤凰装的传说成为畲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来源,浙闽两地的畲族女子传统服饰通过图案、头饰、彩带等不同形式的服饰细节描绘出这一共同的民族记忆,这种民族认同也使畲族服饰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审美意味。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