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井畲民崇拜的神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93
颗粒名称: 一、八井畲民崇拜的神灵
分类号: B933
页数: 3
页码: 442-444
摘要: 本文对八井村畲族的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进行了深入研究。畲族信仰的神灵种类繁多,包括佛教、道教、自然界的精灵和本土民间神祇。这些神灵在畲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满足了他们不同方面的需求。此外,每户畲民家中都有自己的家神供奉,包括祖先和各种神灵。这些神灵被视为保护家庭平安、吉祥的神祇。研究结果表明,畲民所崇祀的神灵是依照其自身的需要和神灵的“法力”而决定的。这些神灵在畲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满足了他们不同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 八井村 宗教信仰 神灵

内容

八井村的畲民信奉的神灵很杂,既有佛教的菩萨、道教的神仙和自然界的精灵,也有土生土长的民间神祇。诸如佛教的观音菩萨,道教的玉皇大帝、齐天大圣、七夕奶娘、玄天上帝、五显大帝、三夫人奶娘(陈、林、李夫人)、田公元帅、赵公元帅、福德正神土地公、灶君公、招财童子、进宝童子、千里眼、顺风耳等,还有白马王、造厝元帅、郑一郑二郑三师父、行猎师父陈六陈七陈八、谢将爷、白将爷、文判、八部将军、驸马大将军、射猎师爷、董师爷、鲁班先师等。真是数以百计,纷纷芸芸。这些神道有的见诸经传,诸如观音、关帝、玉皇、福德正神土地公、玄天上帝、五显大帝、齐天大圣、三夫人奶娘等,有的却是当地一方之“境主”、“土主”或一业之专神,有的甚至来路不明。畲民对当地的“土主”专神尤为推崇,多奉祀之。对这些神灵,因经济方面的原因,有的只用红纸写上各神灵的名号作为神位,供奉在住宅的厅堂或神龛上,有的供奉在野外的某个地方,很少塑像与绘像,偶尔才会在个别的宫庙,或在公共场所附设神像、神位。
  表面看来,畲民崇祀的神灵名目杂乱无章,但事实上,他们所崇祀的神灵是依照其自身的需要和神灵的“法力”而决定的。而且有些神灵,畲民知道其来历。如他们认为田公元帅是他们本族的神灵,田公元帅是“戏祖宗”,也是八井雷氏的自家人,他的名讳叫雷海青,是唐朝人。他能编会演,善吹笛子、弹琵琶,技艺超群。一次他进京演戏,名震京城,被唐明皇招入宫内演出,很受唐明皇的赏识,于是就把雷海青封为“戏状元”,“五品乐官”等。后来他到畲族投胎,长大后因平番立功而被封为田公元帅。郑一、郑二、郑三师父是其手下的将军。所以八井畲民将“田公元帅”当作他们的保护神,而且据说他也是猎神之一。
  又如他们认为村庙的主神白马王为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有勇力,好游猎,一日遇见一条大鳝鱼害民,三郎弯弓射击,结果人、马皆落入水中溺死,后人为了纪念他,才奉祀他为神灵。
  再如村庙供奉的五显大帝俗称“五显帝”,也称五显灵官大帝,民间传说他为“巡天将军”,宋高宗南渡时,前有长江所阻,后有金兵追赶,突然间前面出现一匹马,高宗赶紧骑上马跨过长江而脱了险。高宗认为这是“巡天将军”显灵救了他,因此,他在临安建都当上南宋的皇帝后,就封他为“五显灵官大帝”。
  还有村庙中供奉的临水夫人陈靖姑,民间俗称“陈大奶”、“陈奶娘”、“陈夫人”。她是福州下渡陈昌之女,生于唐代天祐二年(905年),卒于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七月二十八日。曾学道于闾山,并收罗源飞竹林氏之女九娘和县城孝巷李氏之女三娘为师姐妹,纳女弟子36名为助手,除了为民斩魔除妖外,还会救护难产妇人和儿童。24岁(虚岁)因斩长坑鬼捐躯。林九娘和李三娘悲痛不已,也绝食献身,所以民间多将其三人一起崇拜,并且她也是闾山派法师的祖师。
  村民一般将“五显灵官大帝”、“土地公”、“灶君爷”、“灶君婆”等神灵视为保佑他们平安吉利的神灵;把“上界八仙”、“中界六仙”、“下界九仙”、“上天二十八宿君”,“三十六天王”敬为上界神仙;把“弥勒佛”、“三十六天尊”、“七十二煞神”等称为上古神;将“半仙”、“半道”、“克星”称为“小神”;将“猎神”、“看牛大王”、“井神”、“河神”、“山神”等称为下界神祇;把陈林李三位“奶娘”和“观音”这类女神视为“救命神”和“救命佛”。不同的神灵有不同的职责,各司其职。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