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裁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77
颗粒名称: 二、裁缝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2
页码: 409-4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族裁缝曾以手工缝制传统服装为主,随着现代服饰的普及,市场逐渐消失。现在主要做缝补和缝制时装。
关键词: 八井畲村 传统手艺 裁缝

内容

裁缝是八井村畲族的一项传统手工业,主要缝制妇女的绣花衣服、围裙和男子穿的对襟布衫,即汉装。因此,畲族的裁缝既要会缝制成衣,又要会刺绣手艺。过去主要靠手工缝制与刺绣,1949年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裁缝都学会用缝纫机缝制畲族传统的服装,并利用买来的花边拼接在服装上作为装饰。八井村畲族妇女服装上刺绣的花纹种类多样,如牡丹、凤凰、蝴蝶、喜鹊、莲花、桃花、兰花等图案,还有云头、锁同、柳条、波浪等花纹。在衣襟和手袖边沿用红、白两色的布镶边,然后在上面镶上许多层红、白花纹的花边。系在腰上的围裙做工精制,裙面用红、白两色布镶边,中间绣有很多花纹和图案。
  八井村现有雷信春、雷信银和雷义妹等人当过裁缝。10多年前,他们在村中为村民缝制衣服,主要是本民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布娘衫”或称“凤凰装”,缝制一件,大约需要4~6天时间,费用约100元左右。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常在村里,已经没有人穿本民族的衣服了,因此没有人再需要缝制畲族的传统服装。村里的这几个裁缝也不再从事缝制本民族传统服装的工作了。他们平时务农,闲时为家人缝补旧衣服或缝制一些自己或家人日常穿的时装。因此,现在村中如果有人结婚,因新娘仍有在婚礼上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的需要,则他们要到附近的竹里畲族村中去请人缝制,一件传统的民族服装上衣大约需要300元左右。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