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资料占有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43
颗粒名称: (一)生产资料占有情况
分类号: F042.2
页数: 3
页码: 43-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族土地逐渐流失,到新中国建立前,几乎都成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地多集中在汉族地主手中。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土地流失

内容

根据我们在八井村收集到的清代土地买卖文书看,在乾隆年间,八井村福房的雷君恒(又名雷洪溪)是一位受到罗源县政府旌奖的“耆宾”(地方豪绅),①他从县城和附近汉族手中买进了许多土地,并建了两座占地面积很大、雕琢精细的“八扇房”瓦寮。至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原还拥有不少土地的畲民如雷坤照等开始没落,不断把自己的土地典当和卖出。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八井村的畲民几乎都成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地几乎都集中在汉族地主手中,畲民的土地多是从汉族地主那里租佃来的,得付出高额的实物地租。畲民族中虽有1户地主,但他仅占地5亩多,系高利贷地主。畲族农民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又因租谷、借贷无法清还,年复一年,利上加利,只得把土地先典当给地主,随后又可能因无钱还债而把土地的田根断卖给地主,而使自己所拥有的本来就很少的土地流入地主手中。地主土地日渐增多,而农民一天天失去了土地。
  根据土地改革时所评的成分,也可以看出当时八井村生产资料占有的情况。在当时八井行政村的189户中,贫农有104户,雇农23户,中农58户,富农2户,半地主1户,地主1户,贫雇农占了一半以上。①由于八井行政村的土地册丧失了一部分,无法全部统计,仅根据该行政村中163户人家的占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163户中,贫雇农有106户,中农为53户,富农2户,半地主1户,地主1户。他们所拥有的全部自耕田为185.53亩,农地62.07亩,共计247.6亩。租入的土地有:田1053.33亩,农地20.1亩,共计1073.43亩。自耕的与租入的田地共有1321.03亩,其中租入的田地占了81%。这清楚地表明,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中。
  如果以每户占地的情况来看,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畲族农民都是无地或少地的,其情况详见表3-1:
  在这163户畲族家中,只有1户“半地主”占有田地10亩多,是八井畲村中占地最多的1户。其次,八井村有户人家被划为地主成分,但其占田很少,其主要是靠与城关的地主合作放高利贷剥削畲民,因此当时的土地都集中在汉族地主手中。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君恒
相关人物
雷坤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