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68
颗粒名称: 四、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243-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铁湖村畜牧业以养猪和家禽为主,仍保持传统方式。养猪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收入稳定但增长有限。
关键词: 福安市 铁湖村 畜牧业

内容

从城阳乡经管站提供的统计数据看,铁湖村的畜牧业在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很低,1996年畜牧业收入4万元,仅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22%,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6.39%。①畜牧业生产以养猪和养家禽为主。
  畲族行政村居民养猪和饲养家禽都保持着非常传统的方式。喂猪还是用老办法,一般是将番薯藤或其它青饲料切碎,混合以米糠或少许番薯,经熬煮后喂食;喂鸡和喂鸭则基本上是直接用稻谷。当问及为何不用专门饲料喂养时,一般的回答是:“买饲料每担要花80元,番薯藤是自家地里的,不用花钱。”但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则明显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①。目前畲族村居民基本上都是每家养一二头猪,养几只鸡鸭。个别农户养的鸭稍多些,但亦不过是数十只到百余只。
  90年代以来,铁湖行政村生猪存栏的数量波动较大。1990年~1991年,全村生猪存栏为260头~265头,1992年~1993年每年存栏120头。1996年末存栏267头,其中120斤以上的肉猪172头,能繁殖母猪2头;当年出栏肉猪352头,其中自宰自食70头,猪肉产量25吨。畲族村居民以养肉猪为主,通常是购买五六十斤的小猪回来喂养,养至200斤左右就出售。由于无饲料成本,出售肉猪的收入扣除买小猪的支出大体上就是净收入。一般的畲族家庭每年都可以出栏一二头肉猪,故养猪是畲族村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乡经管站统计上的意义。
  除养猪外,1996年全村还存栏家禽2100只,其中鸡600只,鸭1500只,当年村民自宰和出售320只;山羊存栏26只,当年自宰和自食16只。90年代初,一些村民曾养过蜜蜂、家兔、奶牛等,1996年已无人饲养。1996年,全村水牛存栏14头,主要是作为耕牛饲养,其中能劳役水牛7头,能繁殖水牛6头,当年生小牛1头。
  从总体上看,畲族自然村的农业尚处传统农业阶段。无论是水稻或其它作物的种植,还是猪和家禽的饲养,均属于传统的小农式经营。这种以解决自己吃饭为基本目的的农业,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其收入是比较稳定的,但好年景也不会有大的增长。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