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9.275.7
页数: 4
页码: 203-2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以工业为主,特别是茶叶加工。个体和联户企业成为主要力量,外向型经济起步,引进外资和资源开发取得成效。但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基础设施需加强。
关键词: 福安市 穆云畲族乡 乡镇企业

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特点,穆云畲族乡的居民长期以来均以农为本,仅有一些规模很小的林、茶场和农村“四匠”(竹、木、铁、泥)组成的简单加工业和建筑业。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穆云的乡镇企业才逐渐发展起来(表3-2),企业数量由1984年的2家增加到1990年的119家。进入90年代,穆云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中以个体及联户办企业和村办企业的增长尤为迅速。1996年,全乡的乡镇企业产值达8166万元,分别比1984年和1990年增长了101倍和6.6倍。
  穆云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比较注重立足于本地资源,发挥优势,积极开发本地特产,发展多层次的加工增值。穆云是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中的优良品种“福安大白茶”即产自该乡的高岭村,利用这一特有资源发展制茶业,所产的精制茉莉花茶畅销国内外市场,亦使茶叶加工成为其乡镇企业的产业支柱之一。1996年,全乡的茶叶精制厂合计实现产值2562万元,占全部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1.37%。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还有花菇加工厂、水蜜桃包装厂、竹笋加工厂、丝面加工厂等等。
  第二,乡镇企业的行业分布以工业为主,其它各业的规模较小。1996年,乡镇工业实现产值7390万元,占全部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0.50%;农业企业实现产值265万元,占3.24%;建筑业产值230万元,占2.82%;商业饮食业产值148万元,占1.81%;交通运输业产值133万元,占1.63%。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
  第三,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和联户办企业后来居上,并且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以茶叶加工业为例:1984年,全乡仅有一家乡办的茶叶加工厂,而到1996年,全乡的茶叶加工厂已增加到29家,其中个体和联户办茶叶加工厂21家,实现产值2005万元,分别占全部茶叶加工企业数量和企业产值的72.41%和78.26%(表3-3)。实际上,在乡、村办的企业中,也有相当部分是私人承包或是私人开办、挂乡村集体牌子的企业,因此,个体私营企业比实际统计的数量要多许多。
  第四,外向型经济已开始起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穆云畲族乡与港商合资创办的闽东福良机电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办法,通过强化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产品不仅打入了国际市场,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199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8,648.21元,人均创利润6052.63元,成为全乡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的安全生产、能耗和物耗、职工教育、产品质量等项管理指标均达到地区级先进水平,1996年被宁德地区企业局授予“地区先进企业”称号,并成为福安市20家重点企业之一。
  第五,乡镇企业在引进资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穆云畲族乡的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花岗岩的石质优良,色彩斑斓,是加工建筑装饰材料的极好原料,但由于缺乏资金,难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有效开发,长期都是由个体私营的小石材厂自行开采加工,不仅容易造成矿体的破坏,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治理石材加工行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石材资源,尤其是合理开发新发现的火山喷发流纹岩资源,并且把石材加工业发展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穆云畲族乡人民政府多次组织外商来本地考察,同时也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已吸引了2000万元的外商协议投资,其中有3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主要用于火山喷发流纹岩矿体的勘察和产品的初加工检测,经过勘察、检测和论证,表明穆云乡蕴藏的火山喷发流纹岩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有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行开发和加工生产。此外,穆云乡还引进浙江台州客商投资600万元,联合开发占溪水电站,预计1999年4月可建成投产,届时将结束穆云畲族乡无水电站的历史。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穆云畲族乡的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1996年,企业的数量已达226家,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铸钢、机制砖、玩具、竹木工艺品、食品、茶叶等几大类,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穆云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企业的规模小。除茶叶加工外,尚未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支柱性产业,多数企业都是些分散在各村的零星小加工业,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2.除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含量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由于畲族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畲族村均无工业。
  1995年以后,在福建省和福安市的统一部署下,穆云畲族乡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修建和开通了福穆公路、穆占公路、留洋公路、贵里公路、玉林公路和龟凤公路等多条公路,1997年,有30个行政村实现了通车,占全乡行政村总数的91%。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改变畲族村无工业的状况,乡政府在溪塔村创办了民族工业小区,两年来先后引进了石板材加工、木制品加工、铸钢、橡胶回收等6家企业,以此来促进畲族村工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