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师资队伍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36
颗粒名称: 五、师资队伍建设
分类号: G451.2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1940年以前,教师队伍中受过高等师范学校学历者很少。50年代初期,教师队伍变动频繁,素质有所下降。1954年后,教师流动得到控制,师范学校毕业生大量补充,但民办教师比例增加。
关键词: 福安市 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内容

1940年以前,福安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等师范学校学历者很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福安师范学校创办后始有所改善。50年代初期,教师队伍变动频繁,为补缺额,由县、地区举办小学教师短训班,从失业失学青年和转业军人中吸收了大量人员,小学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但教师素质有所下降。从1954年起,小学教师的流动得到控制,同时大量补充了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但由于民办小学发展过快,而民办小学又不断转为公办小学,民办小学教师也随之转为公办教师,致使公办教师队伍中没有受过师范专业教育者所占比例不断增大,1960年达到40%。“文革”期间,教学秩序混乱,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愈加下降。1976年,全县中小学教职员共3004人,其中民办教师1567人,超过了50%;全县小学教师2553人,其中公办1057人,民办1496人,民办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8.60%。
  80年代,福安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师资不足、合格率低等问题。1994年,全市有小学教师4707人,其中民办代课教师1957人,占41.58%。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只有70%,是全地区达标率最低的县(市)。全市中学教师1668人,缺编213人,特别是贫困山区中学公办教师严重缺编,专任教师合格率更低。1995年以来,福安市政府为确保“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吸收了一批非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充实师资队伍,从而缓解了初中教师紧缺问题。市教师进修学校还举办了七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受训教师达1456人。1996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已达6130人,初中补充教师的任职要求达标率、学历合格率及小学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都达到了省定的“两基”标准。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安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