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订章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105
颗粒名称:
二、订章程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族谱的修纂过程,包括聘请修谱先生、制定修纂方案、确定章程等步骤。修谱先生通常是具有学识和畲族背景的人,他们负责制定章程并组织族谱的编修工作。族谱的内容包括家族历史、人物传记、家规家训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修谱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修谱牒
畲族文化
章程
内容
谱局设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修谱先生(修撰)和制定修纂方案。畲族族谱的撰稿人,有本族的文化人,也有汉族的读书人。畲族对修谱先生的选聘很讲究。“修谱必须延请有学有识之士,但乡居僻处,实难深知,而有绅衿则共知也,有绅衿之士学问即未博洽,而措辞自通,字画即未超俗而缮书自楷,苟延请之,不特谱牒可成,且足长为一族之光矣。若贪其薄聘,坦易彼其人,胞中所藉以糊口者,只他族通套例言数则耳,求其自出心裁,一句之中甚有数字不通矣,何取焉其人。”①显然畲村选聘修谱先生的标准很高,但在实际操作中,限于乡村条件,有半数以上的修谱先生是文字水平并不高的村学先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制约谱牒编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为“凡例”所特载。但相当部分的撰修者还是有修谱经验的,如民国期间畲族知识分子雷一声、蓝宗山等人,他们不但有涵养学识,而且本身就是畲族人,没有语言交流上的障碍,所以成了备受畲乡敬重的修谱先生。雷一声说自己早年“曾操此业”,先后撰修了福安后舍、樟后、溪塔等族谱。
确定修谱先生后,修谱工程正式启动,随后是制定章程,修谱先生往往是谱牒章程的拟稿者,章程在谱牒修撰之初,很多条款要以文告的方式公告全村同族的,对入谱人丁资费的初步分摊、资料的采集程序渠道,以及内容要求等必须有统一的规定,且要做到家喻户晓。在族谱修成以后部分章程的内容将被收入“凡例”,成为规范今后族谱编修的范例和法则。修谱章程的繁简,取决于与上次修谱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入谱人丁的多少。如钟大焜修五省钟姓连环谱,其《颍川钟氏修辑总谱章程》的条文就有28条之多。而通常一村之谱的“凡例”,只要有十几条就够了。
附:
颍川钟氏修辑总谱章程
一、每乡只记某省、某府县、某乡始祖某公,传至光绪某年若干代,共若干户,男女丁口现若干人。男丁照现存按代按名登记,女口统计。
二、自始祖以下现存者,有名臣、名儒、循吏、孝义节烈、文苑隐逸史传,及有家传墓铭、墓碑者,均照抄。若未曾立传,即将事实逐条开列照抄,以备编辑附刻,应旌表者并代请旌。
三、各乡始祖从何处迁来,及始祖所自出之祖父二代名字,又始祖以下某代某公有迁徙他处者,均分载明白。
四、每乡始祖以上有谱帙者,不论年代远近均照抄,以备考核汇纂。如谱帙较烦,本乡族人亦宜帮同抄录。或雇请赶抄。倘与邻乡大同小异,应公同参酌摘抄以归简便。若各乡始祖以下支谱但合闽粤江右三省,已不知凡几,势难抄刻,应俟私家修辑。近代易详,无烦分任也。
五、如觅得旧谱有数十百本者,应备价购买,以备编辑,或雇工多人缩本赶抄,如赶抄不及,或只节抄;如只节抄,其远祖直派应行照抄,其分支繁衍者只抄其分支始祖,及后代迁徙他处者;必使来去分明,世次明白,使修辑时容易检讨方好。
六、有零户离乡稍远,与本乡不同宗祠不共谱帙者,或修谱人亲到,或由本乡族人邀请带谱前来抄录,或专信前往,随将应抄谱系及该费带回,随地随时公同商酌,未便以散处零户概置不理。
七、每乡有用宗祠楹帖语为传世次第者,楹帖照抄,并记世次。
八、凡登仕版科甲及贡监文武生员,无论存殁,均按代登载,以备编辑。
九、先修闽省次及粤东江右,总计三省先作十五六万丁口,科合每一丁口拟定出辑刻及路费小洋银半角,约番七八千元。除各费外,以余钱建造闽中省会总祠,不敷以买谱钱益之,再不敷续行题捐,男丁女口并抽,即为建祠起见,或冀可免题捐。
十、每一宗祠定购谱一部,每五十丁口亦定购谱一部。每部纸价印刷工装订箱蔑寄费定价足重番叁元。计十五六万丁口应购谱三千零部,应番九千余元。除各费外,以余款亦为建祠之用。只恐购买不多,余钱亦少,尚望各乡董事亟力劝买,以免再行题捐。
十一、每乡中无论一支一家有欲自行刊刻私谱者,应为代刻附订。每字应出辑费刻费纸费叁文,附于该乡总谱之末,费须即交,以免催收费事。
十二、应立家传者,无论存殁,均动公费修纂。其刻费纸费自备,亦每字定价叁文,惟文未成篇长短难定,应照事实多少约略核计篇幅长短即日交费。如系远祖应由本支派下匀分。倘本支派下均系极贫下户无上中户者,仍动公款刻印。现存者亦照此办理。
十三、每乡应出各费,如有宗祠公产出息,暂时提用,自见简便。如出息无多或下户由公产代垫,上中户照例收取。如并无出息或向上中户题捐,下户量力贴费。或各分支派下祖上有公产者,分支抽收,要之办理不妨变通。而捐款多少务须照每丁口半角之数科合,请本乡董事临时酌度劝办,其题捐上叁元者附该谱末。
十四、如本乡多下户无力,或者不愿修纂捐不足额者,该乡谱系下应注明某乡多下户无力亦有不乐修纂者,计缺收钱若干,以备查对收单,共见共闻,为修谱者避嫌地步。
十五、每到一乡序文公启,应增入某省、某府县、某乡裔孙名字数名,既见事出于公,亦期众擎易举。
十六、将到次乡,应由本乡族人先将章程附信寄往。如相距不远亲到尤好。倘只寄信,迨到次乡即将原信及名刺粘贴成帙,以昭实据。
十七、每到一乡,即得延订正副董事数人,视丁口多少定延订几人。约以数十丁或百丁定延董事一人。如乡大丁多或分支或分段,请各董事分任其事,庶几众擎易举,不甚烦难。
十八、修谱者应作日记,凡沿途天时晴雨、行止日期、住址何处、董事名号、款待食宿、同宗名号,凡一切应记者,均逐日登记,谱成附刻谱末。
十九、地连三省,修辑及行路日期恐非三数年不能蒇事。每到一乡收集各费,势难久待。每一丁口出费半角当不为难,除现收外,如有迟延未交者,应请由各董事先行筹垫,俾速启行。
二十、收集各费应立合同三联收单分执。每五十丁牢立收单一纸,右付本乡董事,中先寄闽省董事处,左存修谱之人,以备查对。谱成日,购谱者凭单备价寄买,以免缮信费事。
二十一、沿途用数应按日登记。谱成将出入数逐条分载入数。照每乡丁口出数,照路程日期再加纂刻各费,附刻谱末,以昭实据,不使分毫差谬。
二十二、所抄谱系宜抄副本,并所处收各费随时觅妥,并合同同寄交闽中省会董事,以便编辑。
二十三、闽省小银钱半角准大铜钱伍拾叁文,壹角准壹百零陆文,拾角准足重洋壹元。如各外钱法与闽省不同,应请照闽省科合。每拾角作大番壹元,宁使同宗每丁勉力壹贰文勿使公家吃亏数百千文,有碍公局也。
二十四、谱限四年以内修竣,闽省汇寄汀州府城总祠候买;江右粤东二省,汇寄赣州越国公祠及粤省总祠候买;俟所寄卖毕,谱价汇寄闽省再行寄谱候买。循环续寄候买,庶无积阁稽延之虑。
二十五、远道趋赴,人地生疏,食宿一切不能不暂向同宗叨扰。倘未见凑巧,应赴客寓住宿,仍须拜候族人借阅谱帙,请照各乡办理。倘一切又未如议,如始祖以上旧谱可抄者,亦照抄其始祖名号及由何处迁来,以下有迁往他处者,并是乡现若干户、若干丁口,亦一律登记。事毕宜早日拜辞,不便相强,惟辑刻自较他乡简略,须记明是乡多下户无力亦多不愿修辑未曾收取刻费、路费,以备查对收单,共见共闻,为修谱者避嫌地步。
二十六、欲远地遍行修辑,必自近乡及在省为始。倘近处托词远处先修,须告明各费无出,当事者不能筹垫,今日不修即作罢论,后此不能续修。或已修辑,延不交费,云当续交及邮寄闽省者,宜将所辑之谱缴还,即日告别。后此不能续修,或交不足额者,须问明如后此无力再交,即照第十四条章程办理。倘有续交及邮寄等语仍将所辑之谱及所交之费缴还,以杜取巧观望,决不可徇情致误全局。
二十七、俟三省纂辑略有头绪,再行刊刻,沪报通知各省族人,请由沪报复示续行议修。除滇黔甘陕豫蜀六省去闽较远,置为后图;其余各直省如每省有三万丁口者,均敷行路及纂刻各费,尽可先行由沪报复示,再行往返缄商办理。
二十八、祠宇建成,各乡始祖理宜从祀。如有未能如议捐资修谱建祠者,其始祖应否从祀,应俟祠成日公议。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谱牒祠堂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修谱牒与建祠堂、谱牒内容、各姓藏谱、畲族祠堂四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