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化严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88
颗粒名称: 四、汉化严重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70-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与汉族在节日风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畲族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然而,经过400多年的封建奴役和寺院压制,畲族特有文化逐渐消失。现在,许多畲族人已不穿民族服饰,不唱畲歌,甚至不会说畲语,这令人深感惋惜。应该重视和保护畲族文化,让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畲族 汉化严重

内容

初入两村的时候,实在看不出村里的畲族和汉族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穿戴装束、居房室内、生产生活等,和周边的汉族一样。如果他们不是偶尔用畲语交谈,或者事先不了解他们的文化,一般人很难辨别他们的民族身份。
  畲族有许多优秀的特色文化,如今却逐渐消失,仅看其节日风俗就可见一斑。畲族与汉族一样以农为本,在时令节日里有举行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活动,但与附近汉族的风俗没什么两样,只是内容仪式上稍有不同。
  迎神节,又称迎祖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迎祖活动是畲族人民
  用以表达对自己的祖先“忠勇王”信仰的一个传统活动,场面极其隆重。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出力,只有妇女留在家里接神。迎祖队伍由神铳开路,其后是大铜锣两面,以敲“七声锣”开道;再后是“回避”牌、“肃静”牌、“龙虎旗”、五色“蜈蚣旗”、“八卦鲤鱼旗”等,还有“铁券”,多为小孩、老人扛着;再后是香炉,随后四人抬八角香亭,内安放始祖神像或祖牌;再后为“黄色三层万民伞”,俗称“龙伞”;之后是掌祖杖的族长或巫师,身穿神裙,头戴天尊宫帽,左手执龙杖,右手提灵刀和笏;最后是锣鼓吹班。沿途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迎祖队伍经过畲民家门口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排设香案和祭品,做“拦路供”,并交换神香,放在家里点着,以示请祖回家保佑。祖神进入总宫后,随即由巫师唱“祖公积德功勋大,后裔儿孙万代兴”,进行安座仪式,而后焚香礼拜,祈求全村平安大吉、田园大熟、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六畜成群。云门村附近的咸村和霍童,这种活动比两村更为隆重壮观,连宁德市区也有这样的活动,叫“迎翁”,并伴“迎灯”,多由各村轮流一夜,从正月十五到二月初都有,不同的是各自抬着自己的祖先和信仰的神而已。
  耕牛节,也称牛歇节。四月初八凌晨,畲族农民要把牛赶到山上吃露水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或薯米粥等精饲料喂牛,严禁对牛棍打鞭甩。这在附近的汉族那里被称为“做牛年”,摆上案供,祭牛神;辛苦忙碌一整年的耕牛,这天要得到休息,吃最好的。
  端午节,五月初五。畲民家家要上山采回三指大的茅菅叶,包糯米粽,每只扎成五节长的“菅粽”(附近汉族包的是四角菱形粽)以祭祖先,祈求平安,并互送亲友。各家备制“雄黄酒”,于中午时刻,在住房各个角落喷洒一遍,以除瘟驱疫。与周边汉人风俗一样,只是汉人从来不包五节长的粽。
  请祖节,也称祭祖节。七月初七午后,在家中厅堂设案祭供,挂祖图、立祖杖,除始祖外,也祭祀本姓祖先。祭祖时,先进香敬酒,焚香叩酬,一拜天地,二拜祖先,唱《高皇歌》。然后由长辈讲述祖先功绩、由来,世系行第,及家族家范,教导后人。畲族家祭是祭祖最常见、普及的一种形式。七月十五中元节同样是附近汉族最隆重、最虔诚、最普遍的祭祖活动,年节都可以不回家,这一天即使千里之外的人都要赶回家祭祀祖先。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古代封建制度和寺僧的压制,畲民祭祖时各家都大门紧闭,不让外人看见,现在成习惯了。
  冬福节,十月初十。畲民在秋收结束后,取刚收获的新米做饭,做糯米糍、杀鸡鸭,先供祭土主,以祈保民安宁,六畜兴旺,然后将糍分送亲友,以庆祝丰收,最后全家团聚尝新,按长幼顺序用膳,最后碗里要留一口饭,桌上要请本家长辈先“动箸”,以示尊敬老人,祝贺老人健康长寿。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据说“多一人尝多一人粮”。各人饭罢,还要盛一碗米饭放在桌上,称为“剩仓”,以示“年年有余”,称“做冬福”,俗称“冬节”。此与汉族一样,只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今的汉族农民已经不在乎这个节日了。
  此外还有其他习俗,信奉神灵与汉族习俗大致相同,如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亦称土地福;六月初六,灭虫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一月初十,团圆节;十二月廿九,过年节;大年三十除夕为完满福;齐天大圣生日等等。
  上金贝和云门村是畲族移民世代生息繁衍之地,畲族先民在此进行了不懈地奋斗和创造。但是,经过400多年封建制度的奴役和寺院的压制,畲民族自己特有的文化没有得到传承发展。现在畲族人不穿本民族的服饰,青年不会唱畲歌,不懂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不懂《高皇歌》,甚至有的不会说畲语,“上刀山”、“下火海”已成为传说。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学钦
责任者

相关专题

迎神节
相关专题
耕牛节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请祖节
相关专题
冬福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