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心理疗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51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心理疗法
分类号: R298.3
页数: 4
页码: 112-1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心理疗法的概念、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应用特点,并着重介绍了畲族医药中的心理疗法。畲族医药重视心理疗法,应用心理治疗主要与畲民的信仰有很大关系。畲民的图腾信仰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养生学方面,认为动则不衰,乐则长寿。心理疗法是指运用畲医“六神”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治疗患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以促使患者心身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其治疗脏腑不和、气血逆乱、阴阳二气不相顺接所致的喜怒无常、精神忧郁、疑病等等。其治法有数种,但以药物、针灸与心疗合用为多。特别是逢药物难效时,当易以心疗,或双法并用,其效更佳。通过列举的心理疗法案例可以看出,心理疗法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与现代行为疗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畲医心理疗法重视患者自我调节,注重个体差异性,治疗方法设计精巧,疗效明显。但也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缺乏量化研究等局限性。认真研究并掌握畲医心理治疗方法,有助于将现代心理治疗与传统相结合,真正达到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目的。
关键词: 畲族医药 心理疗法 宁德市

内容

所谓心理,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和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总称。现代的心理疗法又称精神治疗,它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医务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帮助病人了解发病的原因和有关因素,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及行为,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改善或消除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同时重视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畲族医药也很重视心理疗法,应用心理治疗,主要与畲民的信仰有很大关系。“鬼神”观念在畲民精神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把急病、生育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遭遇与鬼神挂钩,患病还请巫师神汉驱鬼祈神,婚娶要根据生辰八字而定,生儿育女要算命卜卦,人死后做“功德”超度亡灵等。畲民的图腾信仰,也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体现在养生学方面,认为动则不衰,乐则长寿。
  祝由防治疾病,在畲族地区沿用,部分群众也信仰。少数畲医应用祝由科的咒语、符录等形式治疗皮肤病、疖痈、鱼骨鲠喉、蜈蚣蛇蝎咬伤、小儿受惊、精神病、难产等疾患,亦偶有治愈者。这就是通过祝由法,使患者自己产生了信念,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现代有些学者认为“祝由”属医学心理学范畴,在医学中有一定意义。
  心理疗法是指运用畲医“六神”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治疗患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以促使患者心身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作为畲医学疗法之一的心理疗法,其由来已久,不仅有其医疗哲理和科学基础,而且以其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广大畲乡患者的青睐,并为无数的患者解除了身心疾苦。其主要治疗脏腑不和、气血逆乱、阴阳二气不相顺接所致的喜怒无常、精神忧郁、疑病等等。其治法有数种,但以药物、针灸与心疗合用为多。特别是逢药物难效时,当易以心疗,或双法并用,其效更佳。
  例一:农妇姚氏,某年春月某日求诊,其夫代诉:因女儿牧鸭傍晚归途中偶为幻影怪声惊吓,遂至家中即哭号不已,发热不宁,不寝,时如狂人。姚氏信鬼神恶祟而以迷信治疗,终因无效数日归西。丈夫及女婿复又责于姚氏不送医院救治之误,以致神情欠安,更见遗下二幼孙,即于跟前现以逝去之女形影,终日苦闷无言,渐声食俱废,甚时昏昏自语,或宏声咒骂。尝治以药物无效。诊见其人愁眉紧锁,面容憔悴,舌中苔剥,质红,诊其脉尚缓和,参合发病之终始而后谓:“此为心理病不解,独以药物恐难尽效,且病者用药亦复不便,改以心疗也许可愈”。遂嘱其夫与婿先以心疗十日观察之,和颜悦色,柔言润语,常附身边膝下疏导之,遵嘱而如法施用,五日后大有起色,终于未药二旬,以上法治愈,走访一年甚为良好。
  例二:农户江某,年近花甲。初诊诉:夜行于厝边小道时,偶踩到一物,恍惚闻得一惊叫声。夜幕中瞧得该物已不成模样,随即心中颤然不安,至榻下即作寒热抖颤,心烦惋,头晕痛,纳食不佳,寐不安,终至卧床不起。诊之,断为伤寒,并投以柴胡剂出入数剂无效。随之就诊:见其面色无华,神情忧郁,舌淡苔薄白,脉缓。询得因果,谓:“你虽慈悲为怀,踩得一物亦属枉然,不必过于计较,凡踩得物亦未知其属”。不信,遂携以家人于原处置一踩烂之乌茄,随即扶江前往。江瞧得该物不知其中秘,遂心安而言:“我病将愈也”。果然愁思解散,数日而愈。
  例三:海军家属杨某,女,28岁,某年春月某日诊。家母代诉:1977年冬末,患者回娘家探母。路遇一位似其叔父之人,误而呼之,适值黄昏绵雨,其人数呼不答,杨某顿时心内惊恐之意萌生,至娘家询知叔父已逝二日。遂即仆于地,顿时神昏乱语,连呼遇鬼。众乡邻以为避远可以愈其病,其母遂携杨某至其夫驻地就诊。诊见其面色苍憔,神情呆滞,言语无序,舌红少苔,诊其脉缓微滑,询其前后,得悉病属心理疾病,便和言以待,并取碧砂10g,分6次服下,3日后神稍安宁,遂导言以慰。说:“路遇非为叔父,乃与其叔父极似,适逢数呼不答,又偶遇叔父初逝,实属巧合,天下宽广,类此甚多,不必为此多虑。”如法施用月余,郁闷之气得以疏导而愈。
  通过列举的心疗案例可以看出,心理疗法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与现代行为疗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畲医心理疗法重视患者自我调节,注重个体差异性,治疗方法设计精巧,疗效明显。但也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缺乏量化研究等局限性。研究畲医心理疗法将有利于建立适合区域性特点的心理疗法以及完善畲族医药学。
  心理治疗是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病手段,认真研究并掌握畲医心理治疗方法,有助于将现代心理治疗与传统相结合,真正达到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目的。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一切不良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之目的。它适应于临床各科疾病的心理治疗。
  畲族心理特征具有务实,重视人与自然、社会信仰关系的特点,不彰显个性而有所节制,虽没有“心理学”的名称,但却有极其丰富的“心理学”内涵,它既重视情志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又强调精神治疗;在治疗上,十分强调心理治疗的地位,而心理因素(情志)引起的疾病更应重视心理治疗,对郁证、脏躁证等心身疾病均有独特疗效。心理疗法强调心理疾患的非药物治疗,并在畲族医药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畲族医药学中精华之一,但必须要将心理疗法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鄢连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