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食物疗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51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食物疗法
分类号:
R298.3
页数:
6
页码:
107-1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食物疗法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应用特点。食物疗法是指应用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物防治疾病的一种方式,具有历史悠久、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流传广泛等特点。食物疗法注重冷热属性、药引作用和药物的新鲜度,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可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在畲族医药中,食物疗法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关键词:
畲族医药
食物疗法
宁德市
内容
食物疗法,简称食疗,是指应用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物防治疾病的一种方式。中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之说。在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医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两千年前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已将许多食物作为药物记载,其中包括谷、米、果、木、草、鱼、禽、兽等,具体的如大枣、芝麻、葡萄、核桃、百合、莲子、蜂蜜、山药、赤小豆、龙眼肉、食盐、葱白等。在近年畲医药研究人员收集的畲族民间医药资料中,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有100多种。
食物疗法历史悠久,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流传广泛。既用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也有用于治疗急慢性疾病,使用面广,涉及内、儿、妇、五官、骨伤等诸科疾患,且普及率极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应用,平时食用家禽家畜也配用草药。
食物疗法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之说、六神学说和疳积理论。食物疗法也讲究辨证施治,重视药物疗法与食物疗法相结合。如以食物疗法为基础的药酒、药膳、药茶、药粥等,都是食物疗法的组成部分。
一、食物疗法特点
食物疗法强调以脏补脏,注重冷(寒或凉)热(温)属性,多用于治疗慢性病,但治疗某些急性病的效果也不错;以防为主,强调未病先防;重视药引的作用;强调药物的新鲜度,用量比较大。
1.以防为主在食疗中也充分体现了“以防为主”的观念,强调未病先防,食疗是防病的有效方法。如在春天挖积雪草炖猪肚食用预防夏季暑气;过路蜈蚣(黄毛耳草)煎汤煮豆食用于防治劳力症(过度疲劳);用枫树皮、牛蒡子、草梧桐以及老姜等熬稀饭可以防止疲劳;毒碧凑(仙鹤草)煎汤取沸药汁冲入打散的鸡蛋食用防劳力症。平时食用家禽家畜配用草药,逢年过节炖鸡煮鸭也加入草药,故在畲村有“九药不如一补”(一补即食补)的说法。食疗几乎成为当地畲族群众家喻户晓的疗法,现在许多汉族群众也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2.增强体质,益寿延年食物疗法首先强调以脏补脏,认为禽畜的内脏或肌肉与人体相应的内脏或组织有特殊的补益关系。用兽类骨肉和矿物治病,如野猪肚、野猪牙、山羊血、石乳、石菇等都是常用药,虚证加猪蹄、夹心肉等。
3.注重冷(寒或凉)热(温)属性 畲医用药也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法则,认为体质冷者要配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冷性食物。如胃脘冷(寒)痛要用羊肉炖药,热痛用猪肚或猪五花肉炖药(畲医认为羊肉性热,猪肚、五花肉性平)。白糖、冰糖性冷,红糖性热。白酒性冷,红酒(米黄酒、土黄酒)性热。绿豆、萝卜性冷,葱、姜、蒜性热。按病情酌加配料,如寒证加生姜、红糖,热证加白糖、冰糖。认为冷热掌握不好,有害无益,重者会招来祸端。因此,强调选用食物要注意冷热属性,用药注意药性,还要注意季节性,夏天多用冷性之品,冬天常用热性之品。这可能与畲民居住山区和半山区有一定关系。
4.用药剂量较大 如用夜关门根干品150g(常用量为9~15g)炖公鸡1只治疗糖尿病;鸡冠花干全草100g(常用量9~15g)炖水鸡(青蛙)200g治男子下消;用金腰带鲜根100g(常用量6~9g),母鸡1只,红酒适量,炖食,治胃脘痛。
5.强调药物的新鲜度 最好是现采现用,陈年药物不用。药物存放时间长不仅易霉变,药物有效成分也散失,特别是含有挥发性物质者更甚。因而用药强调新鲜度有一定道理。
6.重视食物的药引作用 食疗药引极为重要,可促进药物作用。多用酒类、糖类,少用童尿。认为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增疗效;糖能补虚调中,行血化瘀,不作为调味使用;童尿(要用10岁以下健康男孩去头尾的中间尿,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小便)能走血分去火,对于跌打损伤或出血性疾患要加童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尿的成分复杂,含有激素,可治多种疾病,用童尿作药引治病也是有其道理的。常以动物类如鸭、公鸡、母鸡、青蛙、猪脚、猪肉、猪脑、猪腰、猪大肠、猪肝、猪肚、猪心、猪肺、猪膀胱、羊肉、羊脑、羊心、鸡蛋、鸡蛋清、鸭蛋等,酒类如白酒、红酒、黄酒、水酒、米酒等,糖类如白糖、红糖、冰糖等,有些还用糯米、红枣、菜油、茶油、淘米水、米饭、生姜、蒜、童尿、蜂蜜等。
7.多用于治疗慢性病 慢性病,老、弱、妇、婴之病,尤其是孕妇治病,食物疗法应为首选之法,不仅口感好,而且可防治疾病。畲医认为,食物疗法食借药威,药助食性,药物食物相配合,疗效可以提高,且多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8.也用于治疗急性病 也有一些食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性病,亦可收到好效果。如因食用鲜蚕豆而引起的“蚕豆黄”,用鲜竹下卵叶(淡竹叶)500g,捣烂如泥,加开水1000ml,再加冰糖125g同炖,频频饮服,每日服1剂,3剂可愈。又如小肠痈(阑尾炎)用鲜黏身草(鬼针草)150g,洗净切碎,加水500ml煎汤,冬蜂蜜100g先放在碗内,药汁倒入搅匀口服,疗效亦佳。
9.采用禽畜等陆地上动植物 极少使用海产品,即使数代居住在海边的畲族群众也不常用海产品。
10.重视忌口 常用禽畜的内脏或肉、黄酒等配药炖用,忌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或冷食,有时也忌鱼、肉等腥膻类食物。
二、食疗的临床应用
1.内科 雷独草(夏枯草)25g,马蹄金20g,羊仔耳(毛道士)15g,山猫绳10g,棕树根20g,煎汤,取药液炖猪肚,治胃脘痛。治咳嗽、哮喘配用猪肺(连心)。如胸部受伤咳嗽,用老鸦碗50g,土人参9g,煎汤取汁约1000ml,放入猪肺、心,肺管垂锅外吐涎沫,文火炖90分钟后食用。如虚寒型哮喘用干品单叶铁线莲9g,八角金盘3g,煎汤取汁1000ml,加入猪肺,肺管垂锅外吐涎沫,炖2小时食用。用夜关门根干品150g,炖公鸡1只,治疗糖尿病;取凹头苋鲜叶50g,加入猪肝、食盐适量,水煎服,或当菜吃,冬季无叶用根或茎亦可,用于治疗急性肝炎。
2.儿科 莲子草炖田鸡(青蛙)治疳积;红跳墙鱼熬油调米饭食用治小儿疳积;入骨箭(活血丹)15g,鸡肝1具(无鸡肝可用猪肝100g代替)治疗小儿疳积。金耳坠(枸杞)根皮干品50g,猪膀胱1个,煮食,治疗小儿淋浊(尿道炎)。用山蛤清炖服用治疗小儿骨迟、行迟等。用野鸽子1只,先炖,肉桂2g后入,服汤及鸽肉,治疗小儿哮喘。
3.妇科 用三七黄、白木桑根、羊圈藤、金橘根、胡毛党(猕猴桃)炖母鸡治疗胎动腹痛。用白毛桃250g,瓜蒌根120g,炖猪大肠头一段,或棕树根250g,三月泡120g,野葡萄根250g,猪膀胱1个,用开水炖,加酒冲服,治疗子宫脱垂。用土牛膝鲜根50g煎2枚鸡蛋,冲入适量红酒食用,治痛经。青葙子50g煎鸡蛋2只食用,治白带过多。
4.骨伤科 治疗四肢关节疼痛的药物多配用猪蹄(猪七寸)。如用干品榛寄生100g,配猪蹄1个、红酒适量炖食,治关节风湿病。青蒿鲜根100g加猪蹄1个文火炖食,治关节炎。牛乳柴鲜根90g加猪蹄1个、红酒适量炖食,治关节风湿痛。算盘子干品100g加猪蹄1个、红酒适量炖食,治关节酸痛。治头风痛配用猪(羊)脑炖药食用。如用白埔姜鲜根80g煎汤取汁,加羊(猪)脑1个、冰糖适量炖服;或用百江通干品100g煎汤取汁,炖羊(猪)脑1个,加红酒适量服。在酒中加竹篁(竹花)制成竹篁酒,可以防治风湿痹痛等病。用飞天趋楚10g,金鸟仔根15g,穿山龙根12g,猪脚或猪脊骨120g,炖服,食汤及肉,治腰肌劳损。
5.五官科 百江通20g,猪肝125g(或鸡、鸭肝1具),冰糖60g,煮食,治夜盲症。取白花地丁(须毛蔓茎堇菜)叶适量,加冰糖捣烂,外敷鼻头,再用白花地丁根30g,瘦猪肉125g,炖熟后加冰糖少许内服,治鼻渊。用金针根(萱草)、棕根各30g,腌猪肉60g,煎汤含咽,治扁桃体炎。
畲族食物疗法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生存、健康,有目的地选择某些食物作为主食或辅食,以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目的方法,总结出了许多应用食物配合药物来治疗疾病的经验,是畲族医药学特有的自然疗法之一,已成为畲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自然疗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食物疗法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推陈出新,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成为医治疾患、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鄢连和
责任者
吴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